◎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却敌:quèd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却敌”。击退敌人。《尸子·劝学》:“今非比志意也,比容貌;非比德行也,而论爵列,亦可以却敌服远矣。”《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樊噲﹞西至酈,以却敌,斩首二十四级,捕虏四十人,赐重封。”宋陆游《上殿札子》二:“寇準气吞丑虏,故能成却敌之功。”《前汉书平话》卷下:“细柳将军北戍雄,阵前却敌谈笑中。”
1、孙长卿楚建中等传论》:“建中雅量却敌,辞严气正,尤为厅伟。
2、西至郦,以却敌,斩首二十四级,捕虏四十人,赐重封。
3、在这严峻的关头,霍将军从容不迫,登城指挥将士却敌。
4、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5、索隆向米霍克提出了挑战,但他的三刀流却敌不过只以十字架短剑应战的米霍克。
6、却敌冠,前高一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制如进贤冠,卫士所戴。
7、以太仆击陈?、黥布军,陷陈却敌,益食千户,定食汝阴六千九百户,除前所食。
8、《史记?货殖列传》:“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
9、金戈铁马,宋祖英豪,连同汴京城里的梦华喧嚣,如流水落花,静默而逝,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如同小轩窗下妩媚梳妆的柔美容颜,抵不住铁骑扬起的杀气与征尘;多少豪杰,肝胆昆仑,醉里挑灯看剑,惊破敌胆,却敌不过奴颜媚骨,徒呼奈何。
10、凡八等:有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杀将之符,长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长八寸;却敌报远之符,长七寸;誓众坚守之符,长六寸;请粮益兵之符,长五寸;败军亡将之符,长四寸;失利亡士之符,长三寸。
11、凡外郡小邑乘城却敌,有炮力不具者,即有空悬火炮而痴重难使者,则万人敌近制随宜可用,不必拘执一方也。
12、索隆向密佛格提出了挑战,但他的三刀流却敌不过只以十字架短剑应战的密佛格。郑德隆向不务正业,在一机会下,受友人引诱合作贩毒生意,令他对事业重现希望。
13、众多黑衣人使出的剑法时而一致,时而五花八门,却敌不过君疏邪轻盈的一躲一闪。
14、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15、上方倚师道等却敌,而种氏、姚氏素为山西巨室,两家子弟各不相下。
16、《史记?货殖列传》:“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
17、但是老将并未因此消沉颓废,他仍然想“誓令疏勒出飞泉”,象后汉名将耿恭那样,在匈奴疏勒城水源断绝后,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终于又得泉水却敌立功;而决不像前汉颍川人灌夫那样,解除军职之后,使酒骂坐,发泄怨气。
18、商丘成之兵虽众,大概很难和李陵之兵相提并论,在中人包围仓皇逃奔进入自己所不熟悉之浚稽山后,却反能“转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一个御史大夫靠一堆疲兵穷卒,最终反能把由名将所带的骁勇善战以逸待劳乘胜追击之精锐骑兵打败、最终无获而归,这难道不要让人奇怪的么?霍去病率领一部“常选”即经过严格挑选的精骑,按计划自灵武(今宁夏银川北)渡河,先是翻越贺兰山,而后又“涉钩箸、济居延”,即穿过浚稽山沙地(今巴丹吉林大沙漠),绕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而转向南,沿弱水行军,通过小月氏地区(今甘肃酒泉一带),再由西北转向东南,深入2000余里,进至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黑河(今弱水上游)流域。
19、《南齐书?百官志》:“宫城诸却敌楼上本施鼓,持夜者以应更唱,太祖以鼓多惊眠,改以铁磬云。
20、室内二侍,却敌冠,黑袍,室外侍者进贤冠,青袍,向主人进食。
21、短短的“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叁万馀骑追汉军,至浚稽山合,转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
23、看着她目光凶悍,却敌不过自己的力道只能恶狠狠地盯着自己发泄,君墨辰嘴角勾起一丝邪佞的笑容,咬牙说道:“丫头,你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女人!”。
24、格奈森瑙号配有厚达350毫米的装甲,相当于当时的现代化战斗舰厚度,也超过了英国一战留下的战斗巡洋舰却敌号和声望号,以及法国的快速战斗舰敦克尔克号和史特拉堡号。
25、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叁万馀骑追汉军,至浚稽山合,转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
26、捆台以全城却敌,闻之公朝,上恩叠颁。
27、高五太爷虽然未能冠乌纱,领千军,封妻荫子,但其德行,何让于雕翎紫蟒;其识见,何短于帷幄经纶;其气概,何逊于横刀却敌。
28、是决意,是誓言,龙胜出手毫无顾忌,公孙政有着自己的盘算,却敌不过龙胜的疯劲,心中纵有百法,也施展不出来。
29、包围仓皇逃奔进入自己所不熟悉之浚稽山后,却反能“转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一个御史大夫靠一堆疲兵穷卒,最终反能把由名将所带的骁勇善战以逸待劳乘胜追击之精锐骑兵打败、最终无获而归,这难道不要让人奇怪的么?
30、《送萧都阃之云中》诗:“却敌吹笳刘越石,弯弓饮羽李将军。
31、七年,以浚却敌功,制除特进。
32、汉代的冠是区分等级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术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等16种以上,这些冠的形式,只能从汉代美术遗作中去探寻。
33、公孙接自报有搏杀乳虎的功劳,田开疆自报曾两次力战却敌,于是各取了一桃。
34、张豹虽有野狼心却敌不过床上的胭脂虎。
35、卫士戴却敌冠,其制:前高四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形制如进贤冠。进贤冠主要以梁的多少及所佩绶分官衔等级(图为乾陵发现的三梁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