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见性成佛:jiàn xìng chéng fó基本解释:性:本性。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详细解释:性:本性。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禅宗谓体悟一切现象的空性,就是解脱、没有烦恼。《五灯会元.卷二.天台云居智禅师》:「僧继宗问:『见性成佛,其义云何?』师曰:『清净之性,本来湛然。无有动摇,不属有无、净秽、长短、取舍、体自翛然。如是明见,乃名见性。性即佛,佛即性。故曰见性成佛。』」
2、佛家不是说了:“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3、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
5、即是见性成佛道。
7、释家称之为“见性成佛”之性,“明心见性”之性。
8、《祖庭事苑》卷八云(?续113?224上)?‘心印,达磨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9、王玉良承袭展开的文脉之中,有老庄的豁达,也有佛教禅宗"即心是佛”、"见性成佛”的影子。
10、从《楞严经》的“七处征心、八还辩见”中感悟到真妄不二之理后,慧然法师又为破山开示了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刚刚接触到顿悟法门,破山感到教外别传的意旨幽微玄妙,不得其门而入,就登堂入室,请教慧然法师。
11、他揭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途径,即是修“般若行”。
12、这就是见性成佛的顿悟说。
13、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
14、古代禅师所说的顿悟,就是这个意思-马上见性成佛。
15、以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祖师禅,接引有缘众生。
16、禅宗一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禅堂又叫选佛场。
17、禅者,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法门也!
18、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19、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究其思想渊源,恐非庄禅不可,正所谓“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
20、宋善卿《祖庭事苑》卷五:“传法诸祖,初以三藏教乘兼行;后达摩祖师单传心印,破执显宗,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21、《祖庭事菀》卷五:“后达摩祖师单传心印,破执显宗……见性成佛。
22、若贪此咒,见性成佛,一去不回头,故能除一切苦。
23、而中国禅宗则讲见性成佛,讲顿悟。
24、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岂有门风可尚者哉!
25、故佛教徒皆说见性成佛,而“命学”为绝传。
26、以见性成佛难而作佛易故。
28、然则见性成佛者,即本性之自然显发也。
29、其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即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30、禅宗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直指人心”。
31、兹有京都白云观方丈,护法道友,仁峒高公,禀柱下之真传,作玄门之领袖,踞白云之丈室,为黄冠之依归,欲参普门,故朝第一名山,广结众缘,因设千僧大斋,又以心期宏道,志在利人,敦请山僧,升坐说法,欲使大众咸知,教虽有三,道本无二,山僧不免烦木上座为众指出,(举拄杖云)大众看看,者个是儒耶,道耶,释耶,若能直下了然,管取人我相除,参学事毕,一尚了不可得,三又从何而立,若或未了,不免葛藤一上,夫道无形相,如春在花枝,人有彼此,如像含古镜,虽万像各异,而原是一镜包涵,纵千花竞秀,而本从一气化育,全多即一,全别即同,了此,则法法圆通,头头是道,从朝至暮,动作云为,无不是老子之常道,孔子之至诚之道,与夫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道矣,虽然,高公是一通方作家,不妨更进一筹,且道镜,空花落时,又作么生,试下一转语看。
32、原来,禅学讲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33、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34、儒、道、释三家文化处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