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勒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50
更新于

钩勒:gōul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钩勒”。1.国画的一种技法。用笔顺势为钩,逆势为勒;也有以单笔为钩,复笔为勒的。一般不分笔势顺、逆或单、复,凡以线条钩画物象轮廓,统称钩勒。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五:“﹝张逊﹞善画竹,作鉤勒法,妙絶当世。”清梁章鉅《归田琐记·小将军画卷》:“卷中烟霞縹緲,鉤勒精严,亦纯是武卫家法。”朱自清《罗马》:“他的构图里气韵流动着,形体的钩勒也自然灵妙。”2.指书法中的双钩法。用细线条钩摹一种字体,便于传写存真,或雕刻碑版。清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家刻》:“仁宗皇帝有旨命吏部右侍郎刘鐶之刻其叔父文清公墉平生所为书,余时在京师为之钩勒。”3.指创造象形文字时的刻划方法。田北湖《论文章源流》:“由锥凿一点,雕刻一画,引长其纵横,钩勒而曲直之,摹拟动植诸物,以肖厥象。”4.指用硃笔在文章的起承转合等处打钩划杠,做分段之类的标志。清王士禛《分甘馀话》卷上:“余所见叶文庄与中盛遗集写册,皆手自点窜钩勒。”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徐文长胡穉威》:“比应京兆试,翰林某入闈分校……而某不能句读,即钩勒皆悮。”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文章圈点》:“书有圈点钩勒,始自前明中叶选刻时文陋习。”5.犹描写刻画。闻一多《冬夜评论》:“词句短简,便不能不只将一个意思的模样略略的钩勒一下。”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六七:“这是横山诗论的一个简单的轮廓。下文再就这轮廓上细细地钩勒。”《<太平天囯故事歌谣选>前言》:“对清朝官吏的丑恶面目,用十分朴素的手法钩勒得唯妙唯肖。”★  钩勒是国画技法之一;顺势用笔称为「钩」,逆势运笔称为「勒」。也有以单笔称「钩」,复笔称「勒」;或左为「钩」,右为「勒」。因描绘物象时,须用到顺逆、单复、左右之笔势,所以通常指用线条描绘物象的轮廓为「钩勒」。钩勒之后再行设色。  钩勒技法一般多使用于精细工笔的花鸟画。五代之黄筌、北宋黄居寀父子以细挺墨线钩勒珍禽与花石,然后填彩,称为钩填法。其用笔工整,设色堂皇,为花鸟钩勒之浓艳富贵一派。--作者:周淑卿★用线条钩描物象轮廓,钩描后,大都填着彩色。通常用于工笔花鸟画。一种中国绘画技法。用笔顺势为钩,逆势为勒,亦有以单笔为钩,复笔为勒。

1、脸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勾脸也具有高度的技巧性,书法和绘画一样,用笔要准确有力,渲染需浓淡有致,钩勒则惜墨如金,这样才能画得生动有神,惹人喜爱。

2、下文再就这轮廓上细细地钩勒。

image.png

3、五代后蜀黄筌画花钩勒较细,着色后几乎不见笔迹,因有“没骨花枝”之称。

4、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岁久,壁上霉迹隐隐峰峦起伏之形……庙祝棋道士病其晦昧,使画工以墨钩勒,遂似削圆方竹。

5、李思训:《金壁山水》??他的画法,以钩勒填色为主,皴法极少,改变了隋代细润钩斫的特色,开创了“北宗画法”。

6、用笔筒括,以淡墨随意钩勒桃花,用粉白在几处点染,便将桃花雪白晶莹之态描绘出来,草花用枯笔写意,恰到好处表现出花瓣筋络。继万士峰的《桃花雪》、《斩御史》之后,《能人百不成》、《万金油借牛》、《村官李连成》、《刘邦与萧何》等剧本接连搬上舞台。

7、二为钩勒费密学术成就面貌,对费密的著作作出全面而深入的考查,实有必要。

8、毛驴、竹筐、木炭及人物衣纹均用干笔钩勒,并施以水墨渲染。

9、画中人物形体钩勒细谨,面容清雅秀致,衣纹线条多采「钉头鼠尾描」,全卷

10、是一种没有粗细变化,遒劲有力的圆笔线条,由铁线描钩勒成形的衣纹线条常常稠叠下坠,有若“曹衣出水”。

11、少工花卉,渲染钩勒,取法恽寿平。

12、钩勒渲染,秀润沈厚,直能得其神髓。

13、为此背负行囊行万里路,遍及南北名山大川,深入不毛之地,刻意寻求不曾入画野生植物和农作物为素材,经过“九朽一罢”的意匠经营,塑造成趣味盎然的艺术形象,丰富了花鸟画的题材范围,扩大了花鸟画的思想容量。工笔人物画的创作过程是比较理性的,必须反复修改,反复制作,对画面的要求一丝不苟,人物形象偏于严谨写实,特别是唐代,富丽工细谨严的工笔重彩把人物画创作推向艺术表现的高峰,由于“成教化,助人伦”的需要,人物画强调形似的写实要求,也就必然要倚重于“九朽一罢”的创作方法,反复起稿、描画,“钩勒工细”、“良工苦心”、“非旦夕可以告成”。

14、状如“屈铁盘丝”的“铁线描”,是一种没有粗细变化,粗硬道劲有力的圆笔线条,由铁线描钩勒成形的衣纹线条常常稠叠下坠,有若“曹衣出水”。

15、刘松的花鸟画未必有多高水平,但无论是钩勒、皴擦、点染,还是烘托、破墨,用笔都显得潇洒轻松,有着自徐渭以来的中国画传统的沉着痛快与笔酣墨畅。

16、凡眉、目、口、鼻,纯以焦墨钩勒。

17、三记忆里,这位山水画家,宗宋元,钩勒精细,刻画谨严,用笔松秀灵逸,很文人气。

18、老竹用中锋钩勒填色;远处浅滩以淡墨晕染,隐约可见。

19、画家们钩勒精细,布局严谨,用墨则层层渲染,卷舒苍翠,凝重恬静;“不为法缚,意超象外”,变化莫测。

20、性好洁,善钩勒,能为响扬。

21、工笔重彩,钩勒填色,绚丽多彩为明代中期院体画的典型风格。

22、钩勒山石?笔法象斧劈形?但落笔较细碎

23、此画不用钩勒之笔,全用渲渍法,更显自然生动,现藏美国圣路易美术馆;《戏藻群鱼图》页,旧题为其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群鱼戏荇图》卷,素笺本淡墨画,著录于《盛京故宫书画记》。数十年来,既努力继承国画人物画的优良传统,转益多师,又注意吸收现代文明气息,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寓雄豪于清丽,扬美善于素笺的人物画风格,借笔下灿若繁星的人物,来“美大业之馨香”。

24、画竹用钩,树用钩勒、短皴、加染,画石用钩勒、晕淡,较少用皴,以免豪壮之气。

25、花卉能为宋人钩勒,根叶奇崛。

26、画中女子采用工笔重彩写出,多用铁线描钩勒衣纹。

27、工笔人物画的创作过程是比较理性的,必须反复修改,反复制作,对画面的要求一丝不苟,人物形象偏于严谨写实,特别是唐代,富丽工细谨严的工笔重彩把人物画创作推向艺术表现的高峰,由于“成教化,助人伦”的需要,人物画强调形似的写实要求,也就必然要倚重于“九朽一罢”的创作方法,反复起稿、描画,“钩勒工细”、“良工苦心”、“非旦夕可以告成”。

image.png

28、丁氏以漆黑流畅的轮廓线条钩勒雕像,分隔虚实空间。

29、画花钩勒较细,着色后几乎不见笔迹,因有“没骨花枝”之称。

30、宋人哀之,因号其木为相思树。花卉能为宋人钩勒,根叶奇崛。

31、山石结合点簇、钩勒及晕染,有厚重之感。

32、由七巧板拼出的图案是一轮廓表征,它所钩勒的是事物的边界,一种简化而深刻的印象

标签: 钩勒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钩勒

本文网址: https://moushishe.com/post/49421.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