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昌阳:chāngyá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菖蒲别名。昌,通“菖”。唐韩愈《进学解》:“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詰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按,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认为昌阳、昌蒲是二物,自韩愈谓“昌阳引年”,作为一物,其后宋代《圣济总录》即承其说,以昌阳为昌蒲别名。《吕氏春秋》谓冬至后五十七日,昌蒲始生。据此,昌蒲得名昌阳,以其得阳气而昌盛。参阅《吕氏春秋·任地》、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参见“昌蒲”。
1、公元59年,属昌阳县,隶北海国。
2、唐时属昌阳县,于唐庄宗同光年间改名莱阳县。
3、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苓也。
4、在下湿地,大根者名昌阳,止主风湿,不堪服食。
5、(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6、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号曰赤帝,姓洞浮,讳极炎,字赤?弩。
7、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在昌阳主持斋醮,设坛祷雨,颇有应验。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号曰赤帝,姓洞浮,讳极炎,字赤?弩。
8、公元923年唐庄宗李存勖为避祖名国昌,改昌阳为莱阳。
9、字爵生、觉生,号杏村、杏坊,晚号昌阳寄叟。
10、《针灸甲乙经》复溜别名昌阳。
11、北齐天保七年(226)省入昌阳县。
12、余自昌阳醮归,抵于三城永真观,南望烟雾之间,隐隐而见。
13、李家疑为妖孽,遂弃之昌阳河内。
14、东牟人王营,众三千余家,胁昌阳县为乱。
15、唐初,迁昌阳城至今市区。
16、曾任江西师范大学兼职教师,南昌阳明文化职业学校兼职教师。
18、汉王至河南,韩信急击韩王昌阳城。
19、宗葬武昌阳新县,子孙家焉。
20、省不夜入昌阳,文登为昌阳县地。
21、文登属青州东莱郡东牟、不夜、昌阳三县。
22、《隋书?地理志》:“昌阳县有巨神山。
23、眼长挑针:将昌阳根同盐一起,研为末,敷于患处。
24、百昌阳物短小,始终未能使媚娘满足,因此二人的生活并不美满。
25、晋初,省昌阳县并入长广县。
26、次年,刘处玄在昌阳和登州主持斋醮时,信众目睹王重阳和马钰显灵。
27、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撤卢乡县,并入昌阳县,隶莱州。
28、北齐天保七年(556)废入昌阳县。
29、别名昌阳、伏白、外命。
30、石鹰头,地处北京昌阳坊镇,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院内。
31、癫痫风疾:将昌阳捣成末,同切好的猪心一起放入砂罐中煮汤。
32、东牟人王营,众三千馀家,胁昌阳县为乱。
33、境南部仍属长广郡,为昌阳县地。
34、珠琳村村民以赵姓为主,据考,赵氏祖甘肃天水郡,后分支迁徙祁门新安乡老屋下村,子孙繁衍,赵友善一支又迁珠琳,咸丰初年由赵友善的第八代孙赵昌阳、赵五保两人牵头建祠,因老屋下祖祠名“积庆堂”,珠琳赵氏一世祖名“友善”,取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意,命名“馀庆堂”。
35、昌阳之脉,足少阴经在小腿部的支脉。
36、弟,辽东人也,亦有将略,便弓马,封昌阳县伯。
37、出自《灵枢?本输》,别名昌阳、伏白、外命。
38、隋史盖缘汉志之文,未加详考,故以文登之山,误注于昌阳县下。
39、公元650年昌阳城被水淹没,迁县治于现莱阳城址。
40、帝亲临丧送葬,百官大会,遣使者迎昌丧柩,与主合葬,追赠昌阳安侯印绶,谥曰思侯,二十八年,后薨,葬于北芒。
41、《能改斋漫录?方物》:“以今观之,昌阳待泥土而生,昌蒲一有泥滓则死矣。比如安徽的丹参、河北的远志、四川的石昌蒲、青海的麝香等,经科学配伍后,功效倍增。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