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弃本逐末:qìběnzhúmò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他事业。《汉书·食货志下》:“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姦邪不可禁。”《旧唐书·韦凑传》:“三辅农人,趋目前之利,捨农受雇,弃本逐末。”清顾炎武《钱粮论》上:“吴徐知誥从宋齐丘之言,以为钱非耕桑所得,使民输钱,是教之弃本逐末也。”2.亦作“弃本求末”。谓舍弃事物的根本而追求末节。《魏书·敬宗纪》:“又元天穆宗室末属……不能竭其忠诚以奉家国,乃復弃本逐末,背同即异,为之谋主,成彼祸心。”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两监》:“尔后物态浇漓,稔于世禄,以京兆为荣美,同华为利市,莫不去实务华,弃本逐末。”清恽敬《答邓鹿耕书》之二:“惟小人弃本求末,不务脩德,止求吉葬。”★放弃最基本或最重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端末节。《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也作「背本趋末」。★修订本参考资料:放弃最基本或最重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端末节。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下: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亦作背本趋末。★02.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两监》:「尔后物态浇漓,稔于世禄,以京兆为荣美,同华为利市,莫不去实务华,弃本逐末。」★01.《汉书.卷二四.食货志四下》:「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释义义参「舍本逐末」。见「舍本逐末」条。典源此处所列为「舍本逐末」之典源,提供参考。#《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1>三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民舍2>本而事3>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4>;其产约而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5>。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6>;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7>,以是为非,以非为是。(1)典故或见于《战国策.齐策四》。(2)舍:通「舍」,音ㄕㄜˇ,舍弃。(3)事:从事。(4)产约:农作物生产量少。约,减少。(5)居心:安居乡土之心。(6)好智:喜爱耍小聪明。好,音ㄏㄠˋ。(7)巧法令:工于玩弄法令。〔参考资料〕《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舍本逐末」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舍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舍本事末」之「本」,原指农事。古时候以农立国,故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务农而从事于工、商。《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一文,讲的是当时的农业政策。力陈人民务农对国家的影响,直指人民从事农业就会因生产富足而不肯轻易迁徙。不务农而从事工、商,则农作物产量减少人民就会轻易迁徙,无心安居故土。且民舍本而事末,会变得好耍小聪明狡滑多诈,善于玩弄法律,颠倒是非。后来「舍本逐末」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视微末小节。另外据《战国策.齐策四》载,齐国使者对于赵孝威太后见面先问齐国岁收、百姓安好,才问候齐王这件事,感到不满。于是赵孝威太后回说:「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没有岁收,怎麽会有人民?没有人民,怎麽会有国君?哪有舍去根本而问旁枝末节的道理呢?」是以人民为根本大端,君主为微末小节。书证
1、赏修谱系为文,以示子孙略曰:“吾之儿子一莫不孝二亲;二莫弃本逐末苛毁师长;三莫盗贼累耻先灵;四畏四知为人仁义;五远五刑莫犯刑戮;六行六政宽以调民;七躬事廉俭敦厚自裕;八勤习经艺引文自饬;九用九思立德;十无忘好善;凡此十事行之是吾儿也。
2、李瑞清以其出众的学识和书法才能,理应有一个很大的成就,但他以其程式化、规律化的“锯齿形”为艺术语言,夸张颤抖、一意卖弄、矫枉过正、弃本逐末、走向极端,这种颤抖的语言极为简单化,有规律的颤动,并机械地排列,缺少丰富的变化,他的这种奇特的创作引来商贾们赞叹的同时,却遭来同行们的不予认可。
3、马的天职在于重点,牛的天职在于耕田,马不善征战而善鸣叫,牛废耕而抵角,不司其职弃本逐末,只能民穷国危。
4、却悔,乐短他人穷,窥他密事,调谑奸他妻妾,非道而行,夺人恩爱,窃他善事,自主已有,以重罪牵引平人保证,轻慢上下,不择尊卑,恃酒凌物,用物不当,抛弃饮食,轻贱衣服,非分求觅,不避危亡,得新忘故,弃本逐末,知恩不报,欺逛谩人。
5、今或征之,恐无识之徒弃本逐末,递相教习。
6、然而东湖镇国土所弃本逐末,偷换概念,假装追究郭仕和在所批手续之外超过了多少平方,完全回避其非法侵占了我家祖坟坝多少。
7、今或征之,恐无识之徒弃本逐末,递相教习”(《隋书?高?列传》)。
8、《唐摭言?两监》:“尔后物态浇漓,稔於世禄,以京兆为荣美,同华为利市,莫不去实务华,弃本逐末。
9、齐永明七年十月,文宣王招集京师硕学名僧五百人,请定林僧柔法师、谢寺慧次法师,于普弘寺迭讲(《成实论》),欲使研核幽微,学通疑执……公每以大乘经渊深,满道之津涯,正法之枢纽,而近世陵废,莫或敦修,弃本逐末,丧功繁论。
10、今地狭民众,又多弃本逐末,耕之者少,食之者众,故一遇凶岁而民已病矣。
11、始安,而必率以见钱,折以金银,此非民耕凿可得也;无兴贩以求之,是为教民弃本逐末耳。
12、〖出处〗宋?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13、他认为当时农民之所以“弃本逐末”,主要是他们生活太苦,获利太少,“皆起于钱”的原因。
14、自为恶事,祈咒於天,逆四时,违五行,对三光裸体赤露,便利向三光星辰社庙之前,见日月薄蚀不救,贪自欢乐,不敬天地鬼神,不孝父母,呵骂风雨,毁拆圣人典教,破坏社庙,穿掘坟墓,取亡人财物,欺诈盲聋痖之人,窃盗金帛,将秽污泼他人,屋舍妄外,破除衣服,以不净器物盛诸饮食,厌咒生人,埋符地下,妒贤嫉能,养诸蛊素养,杀害物命,遗无头文状,谗损平人,发觉他人私事,闭塞道路,填筑沟渠,偷他人物,抛弃用药,听伐他人树木、苗稼、花果、园林,损害六畜,秽污井灶、宫观、庙宇,身身孝服,唱歌作乐,放火烧山,破除他人产业,涸绝池沼,捕采水族鼋鼍龟鱼,与人结交,违背盟折,轻慢神道,奸诈诬罔,口是心非,恶言谗斗,僻要诤讼,教人官事重告,裸露对人,披发饮食,损善益恶,润已侵人,酷信邪师,教人非法,攻杀无罪,执正为非,恃势邪七,入轻为重,春行杀伐,夏诛诸命,秋则见恶不改,冬则开掘地世故,离他人骨肉,好杀恶生,自重轻人,欺孤凌寡,败他成己,危他取安,借贷不还,誉已毁彼,和恶逐势,卖弄他权,阴毒面慈,见杀加怒,知过不改,见善不从,背亲向,慢高傲下,不受父母、师友教诲,妻妾谗斗,取小下言语,轻弃骨肉,施恩却悔,乐短他人穷,窥他密事,调谑奸他妻妾,非道而行,夺人恩爱,窃他善事,自主已有,以重罪牵引平人保证,轻慢上下,不择尊卑,恃酒凌物,用物不当,抛弃饮食,轻贱衣服,非分求觅,不避危亡,得新忘故,弃本逐末,知恩不报,欺逛谩人。
15、经济思想,着重揭露了佛教、道教的危害性,佛教道教的危害很多很大,主要是:培养懒惰,造就罪恶,弃本逐末,崇尚奇货,浪费财物,耗尽人力。
16、他说:求佛求菩提,及一切有无等法,是弃本逐末。
17、三辅农人,趋目前之利,舍农受雇,弃本逐末。
18、国家势力自英宗时起不断衰弱,国内土地兼并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许多农民“弃本逐末”,因为海外贸易所得复兴颇厚,逐渐成为国家所称的海寇。
19、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20、弃本逐末,圣人不为。
21、余谓群生失真迷性,弃本逐末者,病也;三教之语,以驱其惑者,药也。
22、弃本逐末,其远乎哉?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