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邸报:dǐ bào 基本解释:[court bulletin] 也叫“邸抄”、“邸钞”。中国古代抄发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情报的抄本。宋代起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明末开始发行活字版本,到清代称“京报”●详细解释:中国 古代报纸的通称。地方长官在京师设邸,邸中传抄诏令、奏章等,以报于诸藩,故称。 唐 已有, 宋 始称“邸报”。后世亦泛指朝廷官报。 清 代也称为“京报”,由报房商人经营。 明 崇祯 年间开始有活字版印本。 宋 苏轼 《小饮公瑾舟中》诗:“坐观邸报谈 迂叟 ,闲説 滁山 忆 醉翁 。”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韩翃》:“一日,夜将半,客叩门急,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誥。’ 翃 愕然曰:‘误矣。’客曰:‘邸报,制誥闕人,中书两进名,不从,又请之。’”《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数日之后,邸报已到, 铁御史 行牌,将附库资财,尽给还 杨氏 。”《红楼梦》第九九回:“一日,在公馆闲坐,见桌上堆着许多邸报。”参见参见“京报”。★◎ 邸报 dǐbào[court bulletin] 也叫“邸抄”、“邸钞”。中国古代抄发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情报的抄本。宋代起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明末开始发行活字版本,到清代称“京报”★始于汉代,各郡国驻京邸官员,传抄京都诏令、奏章、宫廷及政治新闻于诸侯的文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报纸。后世因称朝廷官报为「邸报」。宋.苏轼〈小饮公瑾舟中〉诗:「坐观邸报谈迂叟,闲说滁山忆醉翁。」也称为「邸钞」。
1、张燮编撰《东西洋考》,不仅广泛采录政府邸报、档案文件,参阅许多前人和当代人的笔记、著述,还采访舟师、船户、水手、海商,经过详细、严密的考订和编辑,并仿照宋赵汝适《诸蕃志》体例,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写成《东西洋考》。
2、至于该书的史料来源,据作者在自序中所言,无非来自邸报抄传耳闻目睹,诸家文集,以及稗官小说、杂缀小品等。
3、又明代的邸报发行范围扩大,一个府就有好几本,提塘从六科抄得邸报原件后,便让民间抄报人抄写或印刷若干份,由塘兵排日提送。
5、《醒世姻缘传》第九九回:“邸报抄传,京花子报了喜,郭大将军急忙收拾起行。
6、据新闻史学家方汉奇说,此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邸报是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题奏事件》(残件)。
7、那栋有34个房间的摄政时期的白色官邸报价为,750万英镑。
8、三邸报只是刊载着朝廷的各种政策,类似于皇帝的旨意,诏书或者是臣僚的奏议等政治情报。
9、公元117年(东汉安帝元初四年)十二月,越?羌封离等以“郡县赋敛烦数”、“长吏奸猾”,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抗斗争。臣睹陛下自郊祀庆成以来,恩数绸缪,指挥烦数,今日内批,明日内批,邸报之间,以内批行者居其半,窃为陛下惜之。
10、明末朝廷不印刷邸报,但它也不禁止以翻印邸报稿件为内容的报房京报。
11、友人贞元昌序其书,称其“留心天下事,凡耳闻目击,或见邸报,或系传述,上而日蚀星陨,下而山崩地震,中而人妖物怪,靡不详核颠末,付诸赫唬,大约近悯时悼俗者之所为”,而誉其书“位置当在相台间”。
12、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
13、八月初九日假满,遵制启程赴任,十三日到济宁,邸报载:同治七年七月廿一日,内阁奉上谕:“两江总督箸马新贻调补,毋庸来京请训。
14、李三思捧着邸报呆住,心中既惊诧又错谔:“左边额角长红斑,身段厉害,神出鬼没,死者全身无创,这***不就是当初在“醉月居”。
15、这种文告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
17、邸报乃首都朝内的政情大汇总,记载皇帝旨谕和朝臣奏议;塘报内容多为地方军政大事要闻辑录,一般通过官方驿递系统在京城衙门府署送递并发至四方官署。
18、三李三思捧着邸报呆住,心中既惊诧又错谔:“左边额角长红斑,身段厉害,神出鬼没,死者全身无创,这***不就是当初在“醉月居”。
19、这种纸被科学界命名为“放马滩纸”。当时的报纸被称为邸报。
20、邸报只是刊载着朝廷的各种政策,类似于皇帝的旨意,诏书或者是臣僚的奏议等政治情报。
21、我将他奉承得还不错,他有一次醉酒后隐约透露了一点半点,加上我平素一直细看邸报,留心朝中动向。
22、在宋代,邸报、进奏院状几种名称都是通
23、如:塘报(紧急情报;清代的邸报。
24、那栋有34个房间的摄政时期的白色官邸报价为1,750万英镑。
25、这在张岱《与周戬伯》一信中有非常真实的记载:“今幸逢谷霖苍文宗欲作《明史纪事本末》,广收十七年邸报,充栋汗牛。
26、《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廷章一日,阅邸报,见父亲在峨眉不服水土,告病回乡。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