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借观:jiè guā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借阅。《南史·王僧祐传》:“ 齐武帝 数閲武, 僧祐 献《讲武赋》, 王俭 借观,不与。”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黄叔扬传》:“ 黄鉞 字 叔扬 , 苏郡 常熟县 人。少明敏好学,家无藏书, 鉞 日游书肆中,见书,不问古今,即借观之,或竟日不还。”2. 犹借鉴。 清 黄遵楷 《<人境庐诗草>跋》:“故其分门别类,勒成全书,亟自刊行者,意在借观邻国,作匡时之策也。”3. 犹言试看,有引以为例之意。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 汉 世街弹之制,集县民而致之,今虽不可行,借观农人之纳丁漕,分期赴县,率十餘日而竣,今若访问农民,亦自州县询之,夫何丛脞之有!”★ 借看也。《南史·王僧佑传》:「僧佑献讲武赋,王俭借观不与。」;宋、王称《东都事略》:「僦居其侧,便于借观。」
1、我们都是凭借观察的直觉,预想野鸭可能会落区域,则机器架之。
2、箧中有抄本,因借观。
3、后已绝种,传说是由于鲜花怒放时,观者云集,一些贪官污吏借观花而敲诈勒索当地百姓,百姓叫苦连天,只好暗中把花弄死。
4、率皆借观於人,非尽出所自藏。
5、冀从乔借观之,乔不肯与。
6、(时年六十五岁)向刘喜海借观《泉苑菁华》。
7、向曾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
8、冀从乔借观之,乔不肯与,冀始为恨。
9、齐武帝数阅武,僧?献《讲武赋》,王俭借观不与。
10、董其昌借观因题戊戌长至日也。
11、因此,引出了一段赵美容借观灯吊孝、女扮男装中状元的故事。
12、旧例,兵垣非机密边情不密封,间有密封,五垣亦得借观。
13、清端方《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臣等游历所至,每与其国之贤士大夫,潜心讨论,举以相衡,觉彼皆条理秩然,事无丛脞,而我则时形竭蹶,弊患潜滋。章炳麟《代议然否论》:“汉世街弹之制,集县民而致之,今虽不可行,借观农人之纳丁漕,分期赴县,率十馀日而竣,今若访问农民,亦自州县询之,夫何丛脞之有!
14、二是课堂教学改革,树立课堂教学凭借观。
15、京师,掌故海也(6),得借观史馆秘阁官书及士大夫私家著述、故老传说(7),于是我生以后数大事及我生以前上讫国初数十大事,磊落乎耳目,旁薄乎胸臆(9)。
16、善从借观,密奏之。
17、没能更深入地与他交流,只能凭借观察去猜度他的生活状况。
18、余尝借观,背临大荣寄呈闻川萼先生。
19、须知此种神韵,全从朝暮四时风晴雨雪云烟变灭间贯想得来”,所以“知有名迹,遍访借观,嘘吸其神韵,长我之见识;而游览名山,更觉天然图画,足以开拓心胸,自然丘壑内融,众美集腕,便成名笔矣。
20、后已绝种,传说是由于鲜花怒放时,观者云集,一些贪官污吏借观花而敲诈勒索当地百姓,百姓叫苦连天,只好暗中把花弄死。
21、偕游有杖,借观有书。
22、此后,戴熙、金锡鬯等亦曾借观。
23、退堂后,李若水以“借观人才”为名,要学中送秀才们前来考试。
24、天宝五年(746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之夜,风清月朗,太子李亨出游,借观灯的机会,在市井之中匆忙与韦坚见面。
25、书画之家,皆往借观,虽真伪杂出,然不无一二佳品。
26、适余亦栖止是邦,尝得借观。
27、世祖数阅武,僧?献《讲武赋》,俭借观,僧?不与。
28、所以识人术就是借观察言语的种种微妙变化,以捉摸其情感与心理。
29、载录自藏及借观的法贴书画一百四十六种,起自旧拓兰亭三种,迄于明末,其中颇多传世名迹。
30、有黄氏《伤寒说意》钞本,因走借观。
31、《答孙都官书》:“盛编尚且借观,而先以此谢。
32、佟掀髯微笑,因便借观。
33、他们想买或想借观赏鸽都有困难。
35、今日借观,不敢忘报。
36、数阅武,僧?献《讲武赋》,王俭借观不与。校”,左栏偏下写着“会员借观不许出售”。
37、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一席之地的空间也没有,非常拥挤。
38、尊重时节物候的兴替而感怀光阴变化,借观万物纷繁来引发丰富的思绪。显示行偏好理论就能弥补需求理论的不足,借观察行为来界定功
39、余尝借观,背临大概。
40、《借观五老诗次韵为谢》:“闻说优游多唱和,新篇何惜尽传看。
41、宋?曾巩《答孙都官书》:“盛编尚且借观,而先以此谢。
42、清黄遵楷《<人境庐诗草>跋》:“故其分门别类,勒成全书,亟自刊行者,意在借观邻国,作匡时之策也。
43、’我今日所以定要问你借观,就是为此。
44、进而借观棋抒发心中感慨,在棋的残局中寄寓了诗人的故国之思。
45、戊午来省,得借观于康千里处,恐希世之宝年久而散失也,爰商之同学诸子,精校分刊,广为印刷,以公诸世。
46、道光癸巳七月,海丰吴式芬借观因题。
47、闻阁下此行,富有著作,不得借观,耿耿如醉。
48、两人暗喜再度相逢,碍于颜面,均托借观赏月色来解窘。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