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四姓:sì xì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指四个姓氏。自 汉 以来,历代多有以四个名门贵族的姓氏合称为四姓的。如: 东汉 明帝 时外戚有 樊 、 郭 、 阴 、 马 四姓(见《后汉书·明帝纪》 李贤 注); 三国 蜀 有 焦 、 娄 、 孟 、 毛 四姓(见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吴 有 朱 、 张 、 顾 、 陆 四姓(见《文选·陆机〈吴趋行〉》 李善 注); 晋 广陵郡 有 雷 、 蒋 、 谷 、 鲁 四姓(见《晋书·刘颂传》); 唐 有 崔 、 卢 、 李 、 郑 四姓(见《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等。2. 南北朝 世族,以郡望或官位分为甲、乙、丙、丁四等,谓之四姓。《梁书·张绾传》:“ 綰 在郡,述《制旨礼记正言》义,四姓衣冠士子听者常数百人。”《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郡姓者,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閲为之制……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之‘四姓’。”3. 泛指名门贵族。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五陵豪族,充选掖庭;四姓良家,驰名 永巷 。”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贮四姓之良家,延诸姑与伯姊。”★四个姓氏。我国历代常有以四个豪门贵族合称为「四姓」的现象。如东汉时有樊、郭、阴、马四姓;三国吴有朱、张、顾、陆四姓;晋代有雷、蒋、谷、鲁四姓;唐代有郑、卢、李、崔四姓。南北朝时,以郡望或官位分为甲、乙、丙、丁四等贵族,称为「四姓」。《南史.卷五六.张弘策传》:「在郡述制旨礼记正言义,四姓衣冠士子听者常数百人。」《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传中.柳冲传》:「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佰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之『四姓』。」印度社会的四种阶级。《长阿含经.卷一三》:「世有四姓:刹利、婆罗门、居士、首陀罗。」
1、640户,2928人,以管,王,朱,梁四姓居多。
2、唐不得已册为十四姓可汗。
3、因当时外戚四姓不是列侯,称小侯,故名四姓小侯学。
4、在明末时期,当时就有著名的郑、石、马、徐四姓?家贼横行珠江口。
5、(今山西临汾一带)四姓之一。
6、该村现有任、姜、吴、王四姓。
7、后因以此四姓并称?借指权门贵族。
8、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
9、孔孟颜曾---在华夏大地,有且只有这四姓是所谓的“通天家谱”,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四家所用的字辈千百年来完全相同。
10、叙命纪四姓,《置天地经》作厚纪。
11、张?传》:“永平九年,诏为四姓小侯开学,置五经师。
12、《独断》卷下:“四姓小侯,诸侯家妇,凡与先帝先后有瓜葛者……皆会。
13、四姓和睦相居,至今已400多年。
14、世界各国和地区谈、谭、许、谢四姓联宗的国际性宗亲联谊组织。
15、四食,四辩,四不可思议,四神足,四起爱法,四姓同名释种,慈悲喜护四等心等,共十经。
16、起初迁来的有曹、康、范、朱、四姓。
17、广西临桂县黄沙瑶族乡陈家村是自称为八姓瑶人的瑶族村落,据该村陈姓长者描述:八姓瑶即八姓花瑶,八姓瑶以陈、刘、凤、宛、蒲、戴、丁、蓝八姓为主,另有王、康、李、文四姓在外。
18、179户,710人,以王,肖,朱,张四姓居多。
19、现村居徐、纪、高、王四姓。
20、常住居民有欧阳、刘、王、张四姓。
21、凡得入者,谓之‘四姓’。
22、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当以次赏进。
23、该村现有李、任、吴、张四姓。
24、四姓结盟,渊源于三国时代的“桃园结义”,“古城聚会”等故事。
25、其姓氏有蓝、雷、钟、李四姓。
26、居方、陈、林、张四姓,方为主姓。
27、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
28、1892年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上述四姓的联宗组织,取名金山昭伦公所。四川秦氏联宗大谱不分卷,(现代)秦定光等修,1998年木刻活字本。
29、初期可入学的,只有四姓子弟。
30、李详《赠曹君直舍人元忠》诗:“阊门飞阁架通波,四姓衰微逝景过。
31、全村以赖,罗,郭,黄四姓。
32、四姓欲共治之,夏乃……东诣京师。
33、四姓小侯学是洛阳太学中的“贵族学校”,初期可入学的,只有四姓子弟。
34、后吴、黄、蓝、赵四姓外迁而称乐桥。
35、四姓莫著,而务相之剑悬焉。
36、又其族出于赢氏十四姓之一也。
37、道方自号‘长乐老’,著书数百言,陈己更事四姓及契丹所得阶勋官爵以为荣。排练时,别人忘词了,曾辉都可以随时接上,难怪战友李长乐老说“有曾辉在,没事!
38、《闽中记》中说的林、黄四姓或八姓入闽,就在这时。
39、村中居民共有四姓,以曹姓为多。有巢教人巢居,四姓谓叙命纪”。
40、永平七年,以彭贵人兄,随四姓小侯擢为开阳城门候。
41、明初“燕王扫北”时,村子被毁,后有曹、张、白、柴四姓迁此附近分别立村,该村白姓所建,取名白王柯枝。
42、又称四种姓、四姓种或四品人。
43、为印度四姓中地位最低之奴隶阶级。
44、刘关张赵四姓的共同组织。
45、一百吕蒙正与同朝一位吴姓官员素有嫌隙,他卸任宰相后,这位吴姓官员便在皇帝面前进谗,导致吕氏全族被迫流亡,不得不改成“高、江、卢、纪”四姓逃亡。
46、四姓小侯学开始只招收四姓子弟,后来招生对象扩大,只要是贵族子弟,均可入学学习,甚至接受匈奴子弟为留学生。
47、系于四姓以外,另立沙门种姓。
48、廪君于是乎君夷城,四姓皆臣之。
49、汉室既能分四姓,周朝何用叛三监。
50、村中有李、张、崔、王四姓。
51、该村现有刘、宋、高、张四姓。
52、又说四姓自会稽山迁潮州九都七贤洞。
53、永平中,四姓小侯皆令入学,所以矫俗厉薄,反之忠孝。
54、汉室既能分四姓,周朝何
55、巴氏出于赤穴,其余四姓出于黑穴。巴姓住在赤穴,其余四姓住在黑穴。
56、630户,2878人,以颜,石,刘,倪四姓居多。
57、因为四姓不曾列候而称小侯,故称其学校为“四姓小侯学”。
58、李贤注:“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
59、由黄、江、庄、王四姓氏组成。
60、廪君于是乎君于夷城,四姓皆臣之。
61、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
62、四姓小侯学在聘选教师等方面超过一般太学,因之声名日彰,流传到国外,引起外人的羡慕,而有匈奴遣派子弟来汉留学之举。
63、单于姓虚连题;异姓有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蓝氏四姓,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
64、又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