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黄册:huángc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明清为征派赋役编造的户口册籍。男女始生为黄,一说户口册籍的封面为黄色,故名。明张萱《疑耀》卷二:“今制,丁口税粮,十岁一籍其数,曰黄册,自刘宋时已有之。齐高帝即位,尝敕虞玩之与傅坚意检定,詔曰‘黄籍,人之大纲,国之政端’云云。时亦称人籍,今世多不解黄字之义,余偶閲唐开元制,凡男女始生为黄……每岁一造计帖,三年一造户籍,即今之黄册也。谓之曰黄,亦自男女始生登籍而名之耳。”《明会典·户口二·赋役》:“国初因赋定役,每十年,大造黄册,户分上中下三等,差役照册僉定。”《清史稿·食货志一》:“编审之制……丁有民丁、站丁、土军丁、卫丁、屯丁。总其丁之数而登黄册。”2.清代宗人府的户籍簿。宗室载入黄册,觉罗则载入红册,以图永世保存。《清会典·宗人府》:“黄档房,掌书黄册、红册。”★户口册籍。《续文献通考.卷六一.职官考》:「知县掌一县之政,凡赋役、岁会、实征、十年造黄册。」《福惠全书.卷九.编审部.总论》:「编审之时有二,一在十年大造,将钱粮、户口攒造黄册,进呈御览。」
1、到后来,军户图籍又发展为四种,总册叫军黄册,底下另有三种分类册,叫兜底册、类卫册、类姓册。
2、黄册、鱼鳞图册和基层行政组织三者的紧密结合,明朝的统治之基由是奠定。
3、黄册之中每户首著户籍,登载户等、姓名,及所编里甲、应役年份与具体职役等。
4、奴婢、佃仆即使积有土地赀产,自立门户,亦不得编入黄册,凸显出贱民与编户齐民的身份差别。
5、太平府架阁库,一次修库三连各五楹,“左藏黄册,右藏案牍”,收贮的档案很多。以后置天下诸司架阁库、五军都督府照磨所,并增设管理六部档案的照磨与管勾人员。
7、与此同时,各代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户籍管理制度,从汉代的“案比”到隋唐的“貌阅”;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黄籍、白籍的分化,到宋代主、客户之分;从元代的“鼠尾簿”到明清的“黄册”、里甲编户,以及清末、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户籍制度不仅成为征赋派役的手段,也成为身份等级、社会治安的保障等等。
8、宗人府所属有经历司、左司、右司、银库、黄档房、空房、左右翼宗学、八旗觉罗学等部门,分别职掌收发文件、管理宗室内部诸事、登记黄册、红册、圈禁罪犯及教育宗室子弟。
9、所以明代黄册又称赋役黄册。
10、黄册编定之后,发给各户一纸帖文,按四柱式写明该户所纳粮签数额,据此纳粮当差。
11、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12、当然,这也是他们制定和完善里甲制度和黄册制度,鱼鳞图册制度的根本原因。其职权范围也有所扩大,行使拟订田赋科则、编造鱼鳞图册、检举流人户等职责。
13、方监后湖黄册,祖生遂揭向、锦实侵湖田。
14、每十年本部具奏,行移各布政司、府、州、县,攒造黄册,编排里甲,分豁上、中、下三等人户,遇有差役,以凭点差。
15、黄仁宇先生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不懂得数字管理”,更有甚者说明清绘制的鱼鳞图册“根本不是史实而是传奇”。有人研究发现,明代田赋以里甲“户”为征收对象,田赋的最重要依据不是地籍(鱼鳞图册),而是户籍(黄册)。
16、所谓赋役黄册,是明朝用以管理户口、征调赋役的制度。
17、壁上关仝范宽,枕上陈抟。命核校后湖黄册,上陈便宜十四事。
18、建立了黄册和鱼鳞图制度,作为向人户征派赋税和差役的依据,并把“欺隐钱粮”作为惩治的重点。
19、所谓军籍黄册,是明朝用以管理户口、征调赋役的制度。
20、档案文书,从某一侧面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土地、人口、疆域变迁以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事迹的历代诏谕、文告、题本、奏折、诰命、舆图、人丁黄册、田亩钱粮簿册、红白契约、文据、书札等官方档案和民间文书中,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
21、案之韦庆远氏《明代黄册制度》,书前有清晰之附图四,曰“军职选簿(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藏)”,“这不是一般军黄册,而是为记载和管理军官袭替事务而设置的”(韦氏语)。
22、创制军籍黄册,以一百为里。
23、明代地方普遍设有黄册库、架阁库、案牍库,有的库房建筑也有相当规模。
24、军黄册中栏目有“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等。
25、丁分民丁、站丁、土军丁、卫丁、屯丁,总其丁之数而登黄册。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