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副净:fù jìng 基本解释:架子花的旧称。●详细解释:架子花的旧称。★ 戏剧脚色名。今称平剧中之二花面也。宋、吴自牧《梦梁录·妓乐》:「副净色发乔。」;明、陶宗仪《辍耕录·院本名目》:「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院本则五人:一曰副净,古谓之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鹘。鹘能击禽鸟,末可打副净,故云:一曰引戏,一曰未泥,一曰孤装,又谓之五花爨弄。或曰:宋徽宗见爨国人来朝,衣装鞵履巾里,傅粉墨,擧动如此,使优人效之以为戏。又有焰段,亦院本之意,但差简耳,取其如火焰易明而易灭也。其间,副净有散说、有道念、有筋斗、有科泛。教坊色长魏、武、刘三人,鼎新编辑,魏长於念诵,武长於筋斗,刘长於科泛,至今乐人皆宗之。偶得院本名目载於此,以资博识者之一览。」;明、胡应麟《庄岳委谈》:「《乐府杂录》开元中,黄幡绰张野狐善弄参军,卽後世副净矣。」
1、砖雕均由5人组成,从人物装扮可以看出有末泥、副末、副净、装旦等脚色。
2、小旦;净有大花脸、二花脸之分,二花脸称刚花脸;丑又名三花脸。)、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
3、据研究,应是金代杂剧中的五个角色,从右至左就为副净色、引戏色(即装旦)、末泥色(即正末)、捷讥色(即副末)、装孤。
4、末泥、装孤分居两侧,副净、副末居中表演,一说一应,刻画传神,似为正杂剧,且副净滑稽幽默,其表演形式系以滑稽唱念为主。
5、在剧中手持磕瓜,逗引和烘托副净。
6、净行的一支,又称副净、架子花脸、二面。
7、副净中又有架子花脸和二花脸。
8、爨弄”意为表演,院本演出大都由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人组成,故名。
9、黄山谷的[鼓笛令]一词,有“副净传语,大木鼓儿里,且打一和”的说法。
10、据说此行当是从宋杂剧副净演变而来。
11、出土的这些雕砖中有的人物手拿竹竿,大约为末泥色(一说引戏色);有的雕砖人物头戴硬壳展角幞头,褒衣博带,执笏,应是装孤;有的雕砖人物根据其穿着特征为副净;还有的雕砖人物手指插于嘴中吹口哨,为副末。
12、宋金院本演杂扮的“副净”(也即后来的“丑”),还要掌握一种很独特的本领??捻捎子。
13、院本的角色时就明确指出:“院本始作,凡五人:一曰副净……一曰副末……一曰引戏……一曰末泥,一曰装孤……杂剧则有旦,末。
14、这幅杂剧砖雕中4个人物,其右起第1人为末泥,第2人为副末,第3人为副净,第4人为装孤。
15、宋杂剧的表演及角色行当的情况,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告诉我们,宋代杂剧的角色主要有五种:末泥色、装孤色、引戏色、副净色、副末色。
16、磕瓜:宋金杂剧院演出时,副末的副净的一种道具,也皮棒槌。
17、副末与副净相对,盖源于唐代参军戏中的苍鹘,故也带有插科打诨的特征。
18、最早的行当大约是宋杂剧的末泥、引戏、副净、副末和装孤五种行当,当时称为脚色。
19、副末上场时手执磕瓜,待副净逗引观众发笑时,便用来打他。
20、著名的山西洪洞县元泰定二年(1324)明应王殿忠都秀作场壁画,前排5人,自左至右为引戏、副净、装孤、副末、末泥。但戏剧界也有人认为宋杂剧的五种角色是:末泥色、装孤色、装旦色、副净色、副末色,引戏即男扮女的“装旦”。
21、其一,头戴幞头,身着圆领长袍,腰系带,手拿一幅立轴画,上身微俯,似在讲述剧情,当为末泥色;其二,头戴展角幞头,身穿圆领大袖袍,左手执笏,右手握笏,正在倾听他人说话,当为装孤色;其三,头戴东坡巾,穿圆领长袍,前襟掖起,露出双膝,右手捧一物,左手指着戴展角幞头的人,作对话状,当是引戏色;其四,头载软巾,着长衫,敞胸露腹,腰系带,裹腿穿袜,左手托一鸟笼,当为副末色;其五,头戴软巾诨裹,着长衫,腰扎带,脚穿袜,口中含着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正在吹哨,当为副净色。
23、以上4个演员,左起第1人和第3人,很明显是副净和副末;左起第2人扮官员者,当为末泥,居主演地位;最右边1人,扮的是官员的随从。
24、副末与副净相对,盖源于唐代参军戏中的苍鹘,故也带有插科打诨的特征。当时的社火由祭祀、巫术、傩仪、百戏、乐舞、参军戏、民间杂耍等组成。
25、〔杂扮四军提刀赶副净上,绕场奔介〕〔军作杀副净,呐喊下〕〔生惊介〕高力士,外面为何喧嚷?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杂扮或名杂旺,又名纽元子,又名技和,乃杂剧之散段。
26、下南”以净、末、外、丑为主,具有唐戏弄与北杂剧末、副净的演出形态与诙谐调笑的特点。
27、段干木终身不仕,然而他又不是真正与世隔绝的山林隐逸一流,而是隐于市井穷巷,隐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中。”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副净时服,扮皂隶暗上]:‘今奉本官签票,访拿山林隐逸,只得下乡走走。
28、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副净时服,扮皂隶暗上]:‘今奉本官签票,访拿山林隐逸,只得下乡走走。
29、和其他有关记载,当时的昆山腔在行当体制的构成上,除杂扮一类外,已有老生、正生(小生)、老外、末、正旦、小旦(闺门旦)、贴旦、老旦、大面(净)、二面(副或付)三面(丑)十一行;小生中又有巾生和纱帽小生等分支;贴旦中包括武小旦;大面中也有红面、黑面和白面之分。以偃师和温县杂剧雕砖为例,若按杂剧段数分,中央戴簪花幞头执立轴画或执扇者为艳段,戴展脚幞头执笏者与戴东坡巾托包袱或执骨朵者为正杂剧,浑裹簪花吹口哨者与托鸟笼或叉手者为杂扮;若以角色说,中央戴簪花幞头执立轴画或执扇者为引戏,戴东坡巾托包袱或执骨朵者为末泥,戴展脚幞头执笏者为装孤,浑裹簪花吹口哨者为副净,浑裹簪花托鸟笼或叉手者为副末。
30、著名的山西洪洞县元泰定二年(1324)明应王殿忠都秀作场壁画,前排5人,自左至右为引戏、副净、装孤、副末、末泥。
31、浦江乱弹最初的行当配制,大致与宋杂剧和南戏相似,也具有五种相对稳定的角色类型,即末泥??男主角,后发展成为“正末”、“生”;引戏??戏头,多数兼扮女角,称“装旦”;副净??本自参军;副末??本自“苍鹘”;装孤?扮官的角色。
32、由副末和副净两个角色扮演。
33、其中扮演男、女主人公的,称为生、旦,还有源于“参军”、“苍鹘”的净、末(亦即副净、副末),他们与民间歌舞戏中的丑一起,合成一组滑稽角色,这就是南戏的5个主要角色。
34、下南”以净、末、外、丑为主,具有唐戏弄与北杂剧末、副净的演出形态与诙谐调笑的特点。
35、以偃师和温县杂剧雕砖为例,若按杂剧段数分,中央戴簪花幞头执立轴画或执扇者为艳段,戴展脚幞头执笏者与戴东坡巾托包袱或执骨朵者为正杂剧,浑裹簪花吹口哨者与托鸟笼或叉手者为杂扮;若以角色说,中央戴簪花幞头执立轴画或执扇者为引戏,戴东坡巾托包袱或执骨朵者为末泥,戴展脚幞头执笏者为装孤,浑裹簪花吹口哨者为副净,浑裹簪花托鸟笼或叉手者为副末。
36、有杂剧角色五人,其化装形象与偃师杂剧雕砖相近,均为当时常见的杂剧角色:末泥、装孤、引戏、副净、副末。
37、但戏剧界也有人认为宋杂剧的五种角色是:末泥色、装孤色、装旦色、副净色、副末色,引戏即男扮女的“装旦”。
38、演杂扮的副净,既可称为“纽元子”,强调其扭;潮流又可名为“拔和”,强调其跛。
39、时代最早的荥阳朱三翁石棺线刻杂剧画为4人,有末泥、副净、副末,另一人或是引戏,缺装孤。
40、;一是各行脚色在行当体制中的地位上,从“五花爨弄”中以滑稽调笑的喜剧脚色副净、副末为主,演变为以正剧脚色生、旦(南戏)或正末、正旦(杂剧)为主。
41、副净,又称架子花脸。
42、清翟灏《通俗编?俳优》:“弄参军,即后世副净矣。
43、《辍耕录》卷25《院本名目》条记载:“院本则五人:一曰副净,古谓之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鹘,鹘能击禽鸟,末可打副净故云。
44、据研究,应是金代杂剧中的五个角色,从右至左就为副净色、引戏色(即装旦)、末泥色(即正末)、捷讥色(即副末)、装孤。院本的角色时就明确指出:“院本始作,凡五人:一曰副净……一曰副末……一曰引戏……一曰末泥,一曰装孤……杂剧则有旦,末。
46、以末泥、引戏、副净、副末和装孤五个脚色组成的“五花爨弄”(《都城纪胜》和《南村辍耕录》),演变为南戏的生、外、旦、贴、净、丑、末七色和杂剧的末、旦、净三大类(见元杂剧);一是各行脚色在脚色体制中的地位上,从“五花爨弄”中以滑稽调笑的喜剧脚色副净、副末为主,演变为以正剧脚色生、旦(南戏)或正末、正旦(杂剧)为主。
47、浦江乱弹最初的行当配制,大致与宋杂剧和南戏相似,也具有五种相对稳定的角色类型,即末泥??男主角,后发展成为“正末”、“生”;引戏??戏头,多数兼扮女角,称“装旦”;副净??本自参军;副末??本自“苍鹘”;装孤?扮官的角色。据史料记载,脸谱系由唐代乐舞大面(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之一,是京剧和某些地方戏中净的别称)所戴面具和参军戏副净(参军戏,唐宋时流行的一种表演形式,主要由参军、苍鹘两个角色作滑稽的对话和动作,以引人发笑,有时
48、但戏剧界也有人认为宋杂剧的五种角色是:末泥色、装孤色、装旦色、副净色、副末色,引戏即男扮女的“装旦”。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卷二十“妓乐”条中有关于杂剧演出情况的记载:“……杂剧中末泥为长,每一场四人或五人。
49、《都城纪胜》中说:“杂剧中,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脚发乔,副末色打诨,又或添一人装孤。
50、金院本每场四、五人,有末泥、副末、装孤、副净、引戏等,后来增出装旦,形成比较完整的脚色行当。
51、并且明确指出这四个角色分别为“末泥”“引戏”“副净”“副末”。
52、院本则五人,一曰‘副净’,古谓之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鹘,鹘能击禽鸟,末可打副净,故云:一曰‘引戏’;一曰‘末泥’;一曰‘孤装’。
53、来源于参军、苍鹘的行当,在这里叫副净、副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