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什维克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201
更新于

孟什维克:mèngshíwéikè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少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主要的右倾机会主义派别。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讨论党纲、党章时分为两派,反对列宁主张的机会主义分子,在投票选举党中央机关时,只获得少数选票,被称为“孟什维克”。1912年被驱逐出党。★俄文原意为少数派”。1903年7月,在选举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领导机构时,以马尔托夫为首的机会主义者为少数,被称为孟什维克。1912年1月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孟什维克被驱逐出党。以后,该派勾结国内反动派发动武装叛乱,被苏维埃政权消灭。

1、与之相对的是“孟什维克”,俄语意指“少数派”。

2、和孟什维克斯柯别列夫。

3、的孟什维克分子

4、会上,一部分孟什维克和右派社会革命党人退出了大会。

5、同年8月成立孟什维克领导中心??组织委员会。

6、早年是民粹派分子,1903年起是社会革命党人,1917年起是孟什维克。

7、列宁很重视他的作品,曾多次用他的人物形象揭露孟什维克。

8、在大会选举党中央机关成员时,他们只获少数选票,被称为孟什维克。

9、二百二有的坚持反苏维埃活动或被法办,孟什维克同富农相勾结,并同高尔察克分子和邓尼金分子结成联盟,公开号召推翻苏维埃政权。

10、等得少数票,称孟什维克。

11、1905年革命失败后,大部分孟什维克变为主张取消革命党的取消派。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作了长期的、坚决的斗争。

12、马尔托夫派占少数,被称为孟什维克。

13、的孟什维克党人和左翼社会革命党人加入了布尔什维克的行列。

14、为首的孟什维克。

15、大会在选举中央领导机关成员时,拥护列宁的人得多数票,称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马尔托夫等得少数票,称孟什维克。

16、的口号,引起了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宪政民主党等党派的激烈反对。

17、孟什维克政府的全权代表。

18、孟什维克接管了《火星报》,普列汉诺夫出来收拾乱局。

19、立场的孟什维克取消派开除出党。

20、这些孟什维克都是二次革命论者。

21、举行党的第6次全俄代表会议将孟什维克取消派清除出党。

22、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参加孟什维克“统一派”,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持反对态度。

23、此后,托洛茨基逐渐疏远孟什维克。

24、布尔什维克坚持反对孟什维克追随资产阶级的路线

25、爆发起义,政权转移到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组织“政治中心”手上。

26、孟什维克从机会主义立场出发,力图限制革命的范围。

27、在1903年党分裂时,他机敏的选择了布尔什维克而不是孟什维克。

28、1931年联共(布)中央作出关于《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的决议,认为德波林站在“孟什维克或唯心主义立场”,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列宁阶段,忽视了唯物辩证法同黑格尔唯心辩证法质的区别,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29、苏维埃成员中,孟什维克占了大多数。

30、1903年后成为孟什维克首领之一。

31、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分裂落幕。

32、在孟什维克的元老中,除了托洛茨基,其他人都成了布尔什维克的敌人。

33、统治时期,孟什维克内部发生分裂。

34、孟什维克接管,普列汉诺夫出来收拾乱局。

35、苏维埃成员中孟什维克(俄意:少数派)占了大多数。

36、1907~1917年参加孟什维克派。

37、孟什维克单独召开代表会议。

38、分子、道德腐败分子、党和国家纪律破坏者以及过去的孟什维克等。

39、第四章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在斯托雷平反动时期。

40、强烈谴责了临时政府和布尔什维克中与孟什维克团结的倾向。

41、1907年主张与孟什维克等党内机会主义派别妥协

42、后来当他遇到考验时,便成为孟什维克分子。

43、普列汉诺夫以后变成孟什维克,陈独秀是中国的孟什维克。

标签: 孟什维克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孟什维克

本文网址: https://moushishe.com/post/31479.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