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进奏:jìn zò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向皇帝报告。《敦煌变文集·张淮深变文》:“自从司徒归闕后,有我尚书独进奏。”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本朝枢密本兵、礼,均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 开元 末年,外间进奏文表,都得先经 高力士 阅看,小事便直接处理,大事才告诉 唐玄宗 。”★臣子向皇帝献议、报告。如:「如有嘉猷嘉谋,必进奏于皇帝。」
1、上徽号的前一天,先进奏书。
2、因此,对进奏院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3、进奏院状的发行机构是进奏院。
4、你自己去问掌玺大臣好了,他有进奏权,会设法让你朝见的。 ”
6、苏舜钦在范促淹的推荐下,改任集贤馆兼理进奏院。
7、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州的。
8、乃进奏:世祖子惟宁远王在,宜赐还。[南朝?宋]胤祖子。
10、’”《宋史?刘奉世传》:“先是,进奏院每五日具定本报状,上枢密院,然后传之四方;而邸吏辄先期报下,或矫为家书,以入邮置。
11、自今司礼所修仪注,并委叔夏等刊定讫,然后进奏。
12、四月丙申日,进奏未央宫:“太仆臣公孙贺代理御史大夫官职昌死进言:太常臣赵充说通过占卜得知四月二十八日乙时,可以立诸侯王。
13、辛亥,西藏徼外拉达克部长呈进奏表。
14、淳熙十二年(1185),监都进奏院。
15、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
16、在这个基础上,作者对于唐代藩镇的各项具体制度如军事体制、军将职级、财政体制以及监军制度、辟署制度、进奏院制度都有深入的讨论。
17、地方奏章、上贡、进奉等也以进奏院为中转站上传中央。
18、为近侍者,皆选诸部大人及豪门子弟中仪貌端严、机辨才干者充任,专职掌管侍从、承发敕令与转进奏帖。
19、宋朝时期亦设有门下省,职掌“受天下之成事,审命令,驳正违失,受发通进奏状,进请宝印。
20、嘉定七年,(公元一二一四年)入监进奏院,慷慨尽言。
21、曾?《类说》卷二引《名臣传?杜衍》:“衍在中书,权幸欲去之,以舜钦监进奏院市故纸监临自盗除名,以撼动衍,衍亦以此求退。
22、进奏院会,醉作《傲歌》,黜监复州酒税。初宰连江县,晚始登朝监进奏院,迁太府簿。
23、元年(1131),以朝奉郎监都进奏院。
24、下设上、下、封驳、谏官、记注五案,分理杂务,领通进司、进奏院。
25、北宋元旦朝会时,百官朝服依品阶班立,各路举人解元亦随同冠服位列,由“朝集使”更名的诸州“进奏官”则各执方物入献。
26、审计院、官告院、进奏院合称六院。
27、通过进奏院窥伺朝廷,胁制朝廷的情况,使它成为削弱藩镇势力,加强朝廷对州郡直接控制的机构。
28、秋婵向武帝进奏:此必敌人反间之计。
29、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
30、举荐他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
31、唐藩镇于京帅置上都知进奏院,掌报递章奏,承转诏令。
32、绍熙五年(1194)由京镗荐监都进奏院,迁司农寺主簿、秘书郎。
33、此人高风,官及凤阁舍人,掌管进奏,却不媚权贵。
34、他任刑部侍郎时,向朝廷进奏《清理庶狱五条疏》,对各级提刑官员玩忽职守,拖延办案时日的弊端,提出“置钦件薄”,限时结案。
35、绍熙五年,以京镗荐,监都进奏院,迁司农寺主簿、秘书郎。与唐代进奏院状相比,宋代进奏院状的性质有了很大的变化。
36、大历十二年(777年),改称上都进奏院,简称进奏院。
37、会进奏院祠神,舜钦与右班殿直刘巽辄
38、时监进奏院,循例祀神,以会乐娱宾。
39、发报人自称夷则,是张淮深派驻朝廷负责官报抄传工作的进奏官。
40、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赵充、太子少傅臣任安行宗正事昌死进言:臣青翟等以前进奏大司马臣霍去病上疏说,皇子未有封号王位,臣谨与御史大夫臣张汤、中二千石、二千石、谏议大夫、博士臣庆等昌死请立皇子臣刘闳为诸侯王。
41、宋法律制定后,统一由进奏院递送传达,采取榜示公告的形式公布于众。
42、坐预进奏院宴饮,出知蕲、楚、舒三州。
43、端平初,入监都进奏院。
45、后金国推翻了辽国统治,于金章宗泰和八年(公元1208年)设置了近侍局,隶属殿前都点检司所辖,属官有近侍局提点、近侍使、近侍副使、近侍直长、近侍、奉御等官位,掌管侍从、承发敕令与转进奏帖。
46、公元1219年(嘉定十二年),监都进奏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