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雨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59
更新于

祷雨:dǎoy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祈神降雨。明陶宗仪《辍耕录·祷雨》:“往往见蒙古人祷雨者,非若方士然,至於印令、旗剑、符图、气诀之类,一无所用。惟取净水一盆,浸石子数枚而已。”清沉初《西清笔记·纪文献》:“适张真人奉勅祷雨,又不得。尚书因见上言李事。上命踪跡得之,遂令祈雨,果验。”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村童们扮些海鬼。”★敬告神灵,祈求降雨。语本《淮南子.主术》:「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

1、祷雨祛邪,颇著应验。

2、会岁旱,乡民始即祷雨,随扣辄应。

3、清醮有祈福谢恩,却病延寿,祝国迎祥,祈晴祷雨,解厄禳灾,祝寿庆贺等,属于太平醮之类的法事。凡祈晴、祷雨、圣诞、庆祝、超度事,悉为之其经,杂以佛道,附会入坛者,皆属男子,而无女流也。

4、过去逢正月初九,“祈晴祷雨,禳灾迎福”,烧香拜神的人如潮水涌上金殿。

5、相传天旱于此祈祷雨露,莫不应验如神,故称灵湫。

6、祷雨于此,著有《雷塘祷雨文》传世。

7、出处清?李绂《裕州观祷雨》诗:“神或附人称马子,惊愚骇俗走相使。

8、古志曾云:上有灵湫,祷雨多应。

9、西坡自下而上有云雾殿,祷雨灵台、玉皇殿、三清殿等。

10、居此,岁旱祷雨辄云气蔚蒸,澍雨雾霈。

11、上尝以久旱齐居祷雨,一夕而应,珙进言曰:“陛下诚心感格,其应如响,天人相与之际,真不容发,隐微纤芥之失,其应岂不亦犹是乎?又如微郡之城设努楼以射五鬼,丁源之墓开油槽以应麻榨,杨公所谓如睡如蒙,或发以钟,廖公所谓灭火灭瘟,则凿其地,至今其应如响,此非作

12、龙目井约在寿山东边的中间地段,在《台湾府志》为打鼓山八景之一,其中记载「龙井甘泉」称之为:「龙目井在山麓天然石井石窍,甘泉长流,大旱不涸,祷雨极灵。

13、凡祷雨?,驱疫求嗣,无不灵应。

14、郡上有事,后复祷雨于朝,亦雨。

15、祷雨之法已经用尽,老天就是无动于衷。

16、通法术,据称多次祷雨有验,宋孝宗“授左右街都道录,太乙宫都监,号冲静先生。

17、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在昌阳持斋醮,设坛祷雨,颇有应验。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号曰赤帝,姓洞浮,讳极炎,字赤?弩。

18、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一折:“正直无私有至灵,于家为国保庶民,祈晴祷雨皆显应,掌管经书文卷中。

19、宋绍圣二年(1095年),祷雨获应,又封武夷君为显道真人。

20、明陶宗仪《辍耕录?祷雨》:“往往见蒙古人之祷雨者,非若方士然,至於印令、旗剑、符图、气诀之类,一无所用,惟取净水一盆,浸石子数枚而已。

21、吞吐潭水,有祷雨多应之传。

22、明太祖祷雨辄应,敕祀不绝,今踵行之。

23、统领百万神将神兵,能走火行风、穿山破石、飞腾云雾、祈晴祷雨、镇妖伏魔、至刚至勇,还能治病驱邪,收瘟摄毒,普救生灵,法力无边。

24、祷雨灵台不远处有一葫芦状花岗岩巨石,造化天成,传为大禹治水时的拴船桩。

25、寺建于明万历年间(另有一说建自南北朝),历史悠久,据寺内碑文记载:“自南朝崇奉观音大士地藏王菩萨,刹古佛灵,护国佑民,祷雨祈晴,糜不立应。

26、【出处】宋?苏轼《奉诏祷雨诸庙祝文》:“民之祸福,间不容缕。

27、捕蝗祷雨,必敬必勤。

28、十五年,以韦驮佛祷雨灵应,德宗皇帝御赐「福佑潜城」额悬于寺中。

29、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为民祷雨于此,著有《雷塘祷雨文》传世。

30、池后有石,遇旱祷雨辄应,故名“葛仙灵池”。红墙绿瓦,独立于长廊右侧者,“威灵池”也。

31、清醮有祈福谢恩,却病延寿,祝国迎祥,祈晴祷雨,解厄禳灾,祝寿庆贺等,属于太平醮之类的法事。

32、祷雨者:求神降雨的人。

33、他关心百姓疾苦,为之祷雨祈雪。

34、龙王庙“祷雨”,并拨款“鼎新庙宇,御制碑文以纪之”。

35、祷雨祈晴,轰雷掣电。

36、后人多有“三刘祷雨”的传说

37、会岁旱,乡民始即祷雨,随扣取应。村民们又来山请大师祷雨。

38、早前的祠建在凤鸣洞前,宋乾德年间,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时候,百姓祷雨随应,知县钱似之以其事上闻,赐额“灵惠”,于是也称“灵惠庙”,后复于洞之上构屋五间,仍奉仙姑,匾曰“天开灵宅”。

39、甲戌,裁各部添注官,辛巳,祷雨。

40、此后,或奉诏设醮,或被请祷雨,或奉旨降御香于江南。

41、《题祷雨文后》:“太守率属吏士,分祷诸佛祠,迎能致雨者,陈之通路。

42、祈晴祷雨刹时间,附体圆光通事意,三界大魔皆拱手,十方邪道尽皈依。

43、历史上的商汤祷雨台也是位于此处。

44、后遇天旱,祷雨辄应。

45、大中时,观察使罗让祷雨立应。

46、以家贫丧父,遂弃举子业,贩木为生,而能仗义轻财、赈恤不吝.如掩露口、拯掠舟,焦苦其身,为乡民祷雨逐蝗,善不枚举

47、迎祥,祈晴祷雨,解厄禳灾,祝寿庆贺等,属于太平醮之类的法事。

48、其水清澈,深通海底,旱时祷雨必应。

49、期后黄坑百姓将他化身雕刻成佛像,供世人朝拜敬仰从此清公福主大显威灵,百姓祈晴祷雨,求福消灾,祛邪除病无不辄应,每个前来朝拜,敬仰的善男善女,有求必应,佑育万民之福。

50、二月十九举行香会,祈晴祷雨。

51、祷雨祈晴,无不立应”。

52、清蘸幽祈福谢恩、祛病延年、祝国迎祥、祈晴祷雨、解厄禳灾、祝寿庆贺等,为活着的人祈福迎祥的一种祈祷仪式,属“太平蘸”之类法事;幽醮有摄召亡、沐浴渡桥、破狱破湖、炼度施食等,是一种为死去的人而进行的追超升天祈祷仪式,属“济度亡”斋醮之类的法事。

53、府俗尚淫祀,属久旱,盛陈祷雨之具。

54、梁山泊内,祈风得风,祷雨得雨。

55、疏请册立,请郊庙,请祷雨及宗藩条议诸大典礼。

56、再陟其上,有雷神洞;绝顶有玉皇洞,皆有水,祷雨灵应;又有火焰山,人迹罕到。当然,英雄从不寂寞,女主角雨灵乃是南海小岛上一位不经世事,天真无邪姑娘

57、这种祷雨祭,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有遗留。墓旁侧有龙潭,相传昔日乡人祷雨辄应。

58、毅祖夫妇修真养性,得道成真,升仙后于梅花村西十里许龙池附近屡显灵迹,以救兆民,遇有旱灾,祷雨辄应。

59、大西门睿圣夫人庙,高骈筑成都外城时所迁龙女祠,所以有“祷雨”之事,唐末五代,龙女祠为成都近郊一处大寺庙,以移蚕市于此。

60、且山麓有一弘清池,据传旱可祷雨。

61、初殡于江都宫流珠堂,后葬吴公台下,唐平江南后,以帝礼改葬雷塘现址。唐柳宗元《雷塘祷雨文》孙汝听题解:“柳州雷山,两崖皆东西,雷水出焉。

62、上海未建万寿宫前,每逢皇帝、皇太后诞辰、上海官员以此为朝贺之处,同时此处也是人们祈晴祷雨之所。

63、明高启《赠步炼师祷雨》诗:“阴雷填填天欲怒,灵?吹旗紫坛暮。

64、旧指帝王祈福或祷雨的祭祀。

65、嗣后村人呼为“秃尾龙母坟”,祈晴祷雨无不应。

66、天将雨,必先出云,山人祷雨多援为验。

67、雷击枣木制作法器可祈晴祷雨,统摄三界,遣召鬼神,斩妖除邪,差遣符吏,炼度亡魂,发送野鬼,印敕符绿,镇宅护身,治疗疾病,扫除温疫等。

68、孟史君祷而得雨》:“祷雨文昌,只全靠、心香一瓣。

69、夏四月庚戌,祷雨。

70、明仁宗试其祷雨应效,深悦之,赐三品诰,为混元纯一,冲虚湛寂,清静无为,承宣布泽,助国佑民,广大至德高士。

71、扫晴娘民间祈祷雨止天晴时挂在屋檐下的剪纸妇人像。

72、卢公祖师能叱咤风云,治病救灾,除虫灭害,祈晴祷雨,辄有奇验。

73、中峰圣母殿泉水出神像下,祷雨辄应。

74、五月己巳,祷雨于南郊。

75、太阳会”,八九月间久雨不晴,影响秋收,:打辞祈晴”。迎祥,祈晴祷雨,解厄禳灾,祝寿庆贺等,属于太平醮之类的法事。

标签: 祷雨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祷雨

本文网址: https://moushishe.com/post/30653.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