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瘴气:zhàngq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南部、西南部地区山林间湿热蒸发能致病之气。《后汉书·南蛮传》:“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南朝宋鲍照《苦热行》:“瘴气昼熏体,菵露夜霑衣。”公刘《太阳的家乡》:“邻家有个孩子病了,显然是因为衣衫单薄,营养不良等外因诱发的疟疾,人们却议论纷纷,说他一定是遇到瘴气了。”★山林间因湿热蒸郁而成的对人健康有碍的气体。【造句】我国西南部山区因为气候湿热,故常有瘴气产生。★山林间因湿热蒸郁而成的毒气。《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初,援在交址,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慾,以胜瘴气。」《三国演义.第八九回》:「惟未、申、酉三个时辰可往来;余者时辰,皆瘴气密布,触之即死。」
1、几个不三不四的人把这家舞厅搞得乌烟瘴气的,开业时间不长,就被管理部门勒令停业了。
2、家乡原来的路就是土路相连,很颠簸,晴天车一过乌烟瘴气,雨天则是泥泞不堪。人们大多数靠种庄稼来养家糊口,靠天吃饭,生活没保障。
3、邯郸市西部地区的居民,每天都生活在乌烟瘴气的环境中,连当地环保部门都承认,许多污染物含有致癌物质。1本文针对成都市污水输送和污染现状,提出管式活性污泥处理法,并进行了有关模拟试验研究。
4、所生之地,必在瘴气肆虐之地,而能达千年者,往往喜欢吸食一种名叫紫毒天罗瘴的剧毒瘴气。
5、这房间里乌烟瘴气。
6、他们里应外合,把时局搞得乌烟瘴气。
7、邹韬奋《学校与商场》引星翁文:“小学教员比较是刻苦一点,可是各地因为粥少僧多,常常为争夺饭碗而闹得乌烟瘴气。
8、自从我呆在这乌烟瘴气的通风井里以来,城里已经发生了好多引人注目的事件。
9、历史时期,四川地区良好的森林覆盖、充足的水源补给以及湿热封闭的环境都为瘴气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0、迷幻恐怖的五里迷障,海殇君单刀直,迷雾之中,幻象若晦若明、忽远忽近入,不消片刻已被幻象声光、毒烟瘴气困住;金小开结草衔环招式凌厉,飞驼凌有如展瓜切菜,可是魔族精卫好似雨后春笋般不断复活,顿时陷入苦战。
11、一百五钟奎此刻真的是有点哭笑不得了,细想这张三曾经可是叱咤风云的人物,特么的带领一帮子敢死队的积极分子,搞得整个县城乌烟瘴气的,而此刻居然低首下气的在这求他。
12、经理出国考察半年,回来见职工把公司里搞得乌烟瘴气,极为生气。
13、妓女千千万万,嫖客万万千千,轮我做了嫖客,便闹得瘴气乌烟。
15、一时间污泥浊水大增,沼泽内一只百丈大小,经过妖气凝练的污泥巨掌朝着天蝎,当头拍下,掌还未到,一股让人窒息呕吐的瘴气便散发开来。
16、有的野心家随意篡改历史,颠倒黑白,弄得史学领域乌烟瘴气。
17、牛鬼山,为莽荒一个极富盛名的魔山,历代以来有无数妖魔鬼怪和蛮兽横行,常年被毒雾瘴气笼罩,地势险峻、千岩万壑,杀气密布。
18、当时人对于“瘴气之害”的地理分布及其季节性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19、后魏忠贤擅政,忠臣良将,倍受排挤;奸佞小人,鸡犬升天,一时间朝野上下闹得乌烟瘴气。
20、对于普通人来说,十万大山之所以可怕,其实并不在于生活在十万大山里面的毒蛇猛兽,而在于那些弥漫在十万大山的丛林中的氤氲着的瘴气。
21、把高门山那些乌烟瘴气的玩意一古脑儿丢掉,真痛快。
22、有的野心家随意篡改历史,颠倒黑白,弄得史学领域乌烟瘴气。1不要把女人视作你随意的一件衣服,穿旧了可以换新的。世界上没有绝对新的衣服,何况真正适合的衣服穿起来才最舒适。
23、每天放学回到家,我最常见的就是爸爸坐在沙发上“吞云吐雾”了,整个房间搞得乌烟瘴气。
24、他拿着笤帚满屋追着打虫子,可打不着,于是除了我以外,大家都追着虫子打,弄得教室乌烟瘴气。
25、南方多瘴,瘴气是山林恶浊之气,发于春末,敛于秋末。
26、【主治】霍乱吐泻,腹痛昏?;及一切痧气、暑气、瘴气、途行触秽,中暑热,绞肠痧。
27、此刻他和蜜蜂都如迷信的沼泽魔鬼,嗡嗡叫着,盘旋着,在瘴气中翻腾。
28、【示例】鲁迅《华盖集?导师》:“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29、【主治】一切疟疾,无问寒热多少先后,连日间日;及不服水土,山岚瘴气,寒热如疟等。
30、嘿,他做梦也在想他的脚注,它们把他的头脑搞得乌烟瘴气。没什么,老兄。嘿!你把自己怎么了!迈可?你现在看起来不同了。
31、对于信贷流动恢复顺畅而言,理清被坏帐熏得乌烟瘴气的资产负债表是很重要的,否则经济成长的空间很有限
32、一时社会上黑云压城,乌烟瘴气。
33、我们来到市场,只见这里地扫得干干净净的,以前乌烟瘴气的景象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34、这个社会千奇百怪,乌烟瘴气。
35、朱元璋痛骂李笆斗一些人,说若用了这些人,大明天下必将乌烟瘴气,自己岂不成了昏君。
36、一百二北羽的眼神同样是一凝,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瘴气爆发无功而返,竟然还被生生遏制住了,这云彦的实力,的确很强,堪称同阶中的一只黑马了。
37、弥漫的瘴气、富含营养的土壤赋予了赞加沼泽奇特而又多变的生态环境。
38、当地人说,广东气候湿热多瘴气,所谓“岭南之地,愆阳所积,暑湿所居”(屈大均《广东新语》),本地人亦深受其害,多以当地特产的“凉粉草”熬制凉茶而稍解其苦。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