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52
更新于

陶渊明:táoyuānmíng 基本解释:[TaoYuanming](365—427)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为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官员的腐败而去职,归隐田园,至死不仕。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为代表,今存《陶渊明集》●详细解释:◎陶渊明TáoYuānmíng[TaoYuanming](365—427)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为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官员的腐败而去职,归隐田园,至死不仕。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为代表,今存《陶渊明集》★4相关教学资源生平  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出身微寒,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长沙郡公。祖父陶茂作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任安成太守,早逝,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及彭泽县令等职,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的这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逝后,其生前好友颜延年为其作诔文《陶徵士诔》。陶渊明有五子陶俨,陶俟,陶份,陶佚,陶佟。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一百二十余首,另有文、赋等十余篇。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他最着名的作品为《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和谐美好,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使得桃花源与乌托邦齐名,都代表了一个美好的幻想。在今江西省九江县马回岭镇存有清代重建的陶渊明墓。评价  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时影响不大。刘勰着《文心雕龙》,对陶渊明只字未提。锺嵘《诗品》列陶诗为中品,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认爲其诗「其源出于应璩」。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文选》收录陶渊明的诗文十余首,是作品被收录较多的作者。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五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着作  梁昭明太子萧统蒐求陶渊明遗世作品,编为《陶渊明集》七卷录一卷,并为之作传、序。诗四言诗:《停云》、《时运》、《荣木》《劝农》、《归鸟》等。五言诗:《归园田居》、《和郭主簿》、《于西获早稻》、《怀古田舍》、《桃花源》并序(序被通称为《桃花源记》)、《饮酒》二十首并序、《止酒》、《责子》、《述酒》、《蜡日》、《杂诗》十二首、《咏贫士》、《咏荆轲》、《读山海》十三首、《挽歌诗》三首等。辞赋《感士不遇赋》并序、《闲情赋》、《归去来兮辞》并序。文《五柳先生传》、《晋古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与子俨等疏》、《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员文》、《自祭文》。相关教学资源请参考考教育部数位教学资源入口网(ISP):【教育Wiki】参考资料:网路资料及维基百科。★人名。指晋朝文人陶潜。参见「陶潜」条。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或名渊明。一说晋世名渊明,字元亮,入刘宋后改名潜。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自号五柳先生,私諡靖节先生(陶徵士诔)。浔阳柴桑(今在江西九江西南)人。晋代文学家。以清新自然的诗文着称于世。目录

1、吕正操也从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中摘出句子,略加改动,集成一诗回赠给他: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2、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十三:“??显朝市,帝者慎用才。东晋诗人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3、陶渊明的任真情结

4、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譬彼鸳雏,岂竞鸢鸱之肉。

5、古人有“开卷有益”之论,陶渊明甚至云:“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但同时也有“悔读南华”之说,即读书之后不但未见“有益”,反而使人懊悔不迭。

6、意会着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品尝着陶渊明的“饮酒”、畅想着王维的“山居秋暝”……在茶香萦绕的相遇之间,熏染了无数的重逢。

7、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本是子虚乌有,不过是艺术家心中的理想世界罢了。

8、陶渊明既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李又是崔峒友人,看那首《赠同官李明府》中“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的句子,不难看出李明府也是一位胸怀磊落的人物;庾亮为晋朝太尉,《晋书》卷七十三载:亮都督江荆六州军事,镇武昌。

9、宋代诗学批评视野中的陶渊明论

10、储光羲与陶渊明田园诗之比较

11、陶渊明又名陶潜,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自称五柳先生。

12、陶渊明是晋安帝义熙元年归隐的。

13、摘要陶渊明身后的失望苍凉除了自己怀抱理想而无良辰佳时外,还应有诸子不立的憾恨。

14、陶渊明的回归意识及其人格魅力

15、核其形,与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记酷似。

16、此图系依据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文意而创作的人物画。

17、盛年不重来,一日再难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102,男人的帅不在脸蛋,而在岁月积淀下来睿智与淡定。杨澜103,理想,是海面上冉冉升起的红日;是荆棘中一枝高傲的红梅;是雪落枝头的一抹抹翠绿;是手心中缓缓流逝的沙,随着岁月的溜走,不复以往。

18、储光羲田园诗对陶渊明田园诗的吸收和创新

19、这种思想不可能不是对于不劳而获的地主阶级剥削制度的一种抗议和否定这是在陶渊明以前文人诗歌的传统上没有出现过的光辉思想,比之单纯同情人民的思想在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上的出现,就思想质量上说,是一次更深刻的跃进。

20、李青爱柳,一方面是受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影响,百柳诗中有一首《陶潜柳》道出其中三昧:“能开清眼辨愚贤,自不托根向世尘;人中识得陶元亮,五柳名高百代传。惟有孔子之教,而人道之大经,彝伦之至理,昭然如日月之丽天,江河之行地;历世愈久,其道弥彰,统智愚贤不肖之俦,无有能越其范围者,纲维既立,而人无?闲荡检之事,在君上尤受其益。

21、欧阳修:“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22、我多么急切的希望自己能象陶渊明那样把自己的观感写出来和所有的人来分享。如我们所说,精神分析家必须要考虑到大众的观感,即使一小群人。

23、陶渊明诗文中的怀古情结略论明中晚期诗文脱离现实的倾向

24、萧统《陶渊明传》说:“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慧远,彭城刘遗民亦遁匡山;渊明又不应征命,谓之浔阳三隐

25、陶渊明固然有大济苍生之志,但英雄无用武之地便毅然归隐。

26、这首曲子选自《陶渊明归去来兮》第四折。

27、4 0岁的陈小甫和徒弟费时年余雕镂而成的《中国诗魂》,在一块长1.5米、高1.3米的青田冻彩石上,有李白举杯醉牡丹的豪放、杜甫白雪映草堂的沉郁、陶渊明东篱采菊的飘逸……  藏在浙江南部重峦叠嶂中的青田县,自古以来就靠这土生土长石头扬名四方。

28、陶渊明生于玄言诗盛行百年之久的东晋时代,“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乃诗坛风尚,故以理为骨,臻于平淡皆不为难,其可贵处倒在淡而不枯,质而实绮,能在真率旷达的情意中化入渊深朴茂的哲理,从田园耕凿的忧勤里讨出人生天然的乐趣。

29、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心旷神怡

30、古往今来,踏访田园诗人陶渊明故里的名人雅士,诸如李白、苏轼、朱熹、黄庭坚、米芾、王阳明、李时珍、董奉、徐霞客等,或吟诗、或讲学、或游历达官显要冠盖如云,历代帝王李?、康熙,近代名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蒋介石、冯玉祥等,或避暑、或考察,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

31、楼台茫茫大雾中消失;渡口被朦胧的月色所隐没;那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更是云遮雾障无处可寻了。

32、②漉酒:《五柳先生传》中有陶渊明

33、晋?陶渊明《荣木一首》门:门限,引申为拘限。

34、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1她把她的神圣母爱撒满那生生不息的浩荡之水,然后再将自己的苍老骨肉委为鱼食,这需要怎样一种勇毅和慈悲啊。她艰难的一跃轰然划破默默秋江,那惨烈的涟漪却至今荡漾在我的心头。野夫1 

35、《古诗归》选录陶渊明诗作数量最多,且评价极高。

36、一百五陶渊明所塑造的世外桃源,正是他心中理想世界的呈现。

标签: 陶渊明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陶渊明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7053.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