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画论:huà lù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有关图画、绘画的论述。《四库全书总目·艺术一·历代名画记》:“前三卷皆画论,一叙画之源流,二叙画之兴废……五论画六法。”
1、现为三月文学社书画论坛版主。
2、撰写书画论文数十篇,出版《滕王阁序印谱》。
3、洪凌作品中的物象,有平面化的简洁,也有重叠笔触的肌理,正如中国画论中的“密不通风,疏可走马”。
4、明末董其昌倡导“文人画”、“南北宗论”,几乎完全是以米芾的画论为基础。
5、凡此种种,均可在山水画论中找到端倪
6、洪凌作品中的物象,有平面化的简洁,也有重叠笔触的肌理,正如中国画论中的“密不通风,疏可走马”。
7、晚唐五代时隐居于太行洪谷,悉心山水画艺术,创作了旷世名画《匡庐图》,完成了古代山水画论奠基之作《笔法记》,他的**关仝的山水画成就,更是青胜于蓝,史称“荆关山水”,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标志了我国古代山水画艺术的成熟,在宋元以后的山水画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荆浩因此被誉为古代山水画宗师。
8、他精鉴赏、富收藏、喜著述,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等书论和画论行世。
9、国画亦有一定的造诣并有画论。
10、魏晋玄学与六朝山水画论
11、历代画论都重章法、布局的研究。
12、已发表诗音画创新画论四篇。
13、艺术:欣赏品、园林、金石、砖、篆刻、印谱、彝器、摹拓、赏鉴、装潢、书画(目、考试、论)、碑、碑贴考识、书法、书论、书传、画谱、画考识、画法、画论、画传、音乐、乐器、乐歌、乐曲、乐谱、口技、武术、投壶、弹丸、围棋、象棋、赌博、饮酒、拇战。
14、然而,无论摹临古画碑帖,最初求的虽是形似,但其所寄却是精神与气韵,并藉此基础再开创出自己的风格,就如同中国绘画画论《古画名录》中之「谢赫六法」所提及的,其中「气韵生动」与「传移模写」虽同为六法之一,但其意境高低却差距甚远,两者的创作形式虽不尽相同,其精神却是相通的。
15、虽然书中所列画家传记,宋以前多杂抄其它画论,且有许多抄错了的地方。
16、见中国画论类编)各一卷。
17、漫谈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形神观
18、《山静居画论》卷上:“今人作画,
19、是元代十分重要的书画家与画论家。
20、善擘窠书,工画,著有画论存精录、笪江上画签注。
21、传统画论对沙鸥山水诗创作原则的影响
22、该书辑录古代画家论说,和作坊画肆间口头流传的口诀,还有不少自己的创见,这是一部出自有名有姓的画工之手的系统画论著作。
23、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就是提出了南北宗画论。
24、在《山静居画论》中说:“读老杜入峡诸诗,奇思百出,便是吴生王宰蜀中山水图。
25、品画论道讲佛缘,文人墨客看茶坐!1988出版“林玉山画论画法”。
26、已发表书论、画论三十多篇。先后发表书画论文三十余篇。
27、《山静居画论》卷上:“凡作画者,……一如作文,在立意布局新警乃佳,不然,缀辞徒工,不过陈言而已。
28、自张彦远始,书画的关系才真正明确而自觉地进入书论和画论探讨的视域,并且书画的关系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29、可算山水画论的开山之作。
30、著有《中国历代画论选释》等。
31、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基罗(1475--1564,画家、雕刻家、建筑学家、诗人,代表作《大卫》、《摩西像》等)、达?芬奇(1452--1519,画家、数学家、工程师、机械学家,代表作有《绘画论》、《蒙娜丽莎》等)、拉斐尔(1483--1520,画家,代表作有《西斯廷圣母》等)。
32、现已出版《李忠纯山水画集》《李忠纯山水画论》等著作。
33、抗战胜利后重返上海执教,1946年应聘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教授,主讲花鸟画、书法、篆刻、画论及诗词题跋等课。
34、其《冷香书屋记》里有这样一段话;“至于庭院之内,隙地遍植翠竹,每当风欺寒玉,时闻响作环佩,又有篱落丛菊,窗外孤松,可寄傲东轩,悠然忘言,境幽室雅如此,故时来高朋,常聚良友,或放歌纵酒,频呼冷香旧酿,或汲泉烹茗,印证陆羽茶经,文坛辞宗、点评风骨神思,画界方家,往往笔超画论,书屋富藏,可信手取读,其乐又无穷也。
35、在宝玉的“一字师”和惜春的“绘画论”上她的才能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
36、著有画论《石鲁学画录》等。
37、1958《寒玉堂画论》由世界书局印行。
38、1988年出版“林玉山画论画法”。
39、1987出版“白云堂画论画法”。
40、(1642年-1718年)著的画论专著。
41、中国画论从理论词目进行词义解释。
42、经过嵇康的阐发,我国古代音乐形神理论终臻完备。漫谈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形神观
43、画论(theory of painting),即绘画理论的简称。
44、中国古代文论与画论研究综述
45、等画家的作品,并钻研画论。
46、石涛画论的解释学解读
47、他画论并重,尤以画名馨著。
48、明唐志契云:“苏州画论理、松江画论笔。
49、因此,临摹教学与实物写生、画史画论研读鼎足而三,是传统中国画教学的津梁。
50、年底,撰写画论《白描》。
51、中国画论,素有人品重于画品之说。
52、发表《顾恺之画论研究》等论文。
53、在中国画画论中有句理论:既白当黑、知白守黑;还有一句:实处易,虚处难。
54、画画论价平方尺,泡脚付费计钟点。
55、归国以后,他任救于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正式开始了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与写作,这一时期已知的成果计有三种:其一是论文(气韵生动略辨),旨在从美学角度以利普斯(Lipps)的“移情说”阐发古代画论。
56、诚如清?方薰所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山静居画论》)。就在逸思胡思乱想之际,想起死囚在行刑前,通常最後一餐,都会有鸡及香烟。
57、发表书论、画论文章数十篇。
58、擅长山水,兼工人物、书法、画论。
59、五十年代初,与萧龙士先生同去北京,以书法见示齐白石,得齐先生盛赞:“惠民笔墨活脱灵动,日后定不让张癫醉素也!”与一代名家李可染、李苦禅、王青芳、许麟庐、萧龙士交厚。?自幼习画,曾在原北平市立第二职补学校学习中国画、西画、雕塑、图案、印刷术等课程,在王青芳等老画师和雪芦画社晏少翔画师的指导下学习山水画、人物画并攻读画论,得益颇深。
60、古代文论对文人画画论的影响
61、啃着馒头研读画论。
62、等艺术大师画论精艺,渐明深悟。
63、中国画花鸟方向:花卉白描、没骨花鸟、工意笔临摹、写生、创作,画论、诗词题跋等。恽寿平的没骨花卉画,以极似求不似,风格清新淡雅,影响广泛,被称为常州派或南田派。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