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浮根:fú gē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露出土面的树根。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斫去浮根,以蚕矢粪之。”2. 佛教语。佛教以五官为“浮根”。亦泛指躯壳。《楞严经》卷一:“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祗在我面。” 宋 苏辙 《初成遗老斋》诗之一:“久将生事累诸子,顿歛浮根付一真。”
3、有连钱荇、浮根菱、倒枝藻。
4、宋苏辙《葵花》诗:“浮根不任雪,采剥收遗种。
5、浮根在幼穗分化期形成,分布在5厘米的表土层中,在抽穗后继续伸长,直到成熟。
6、《楞严经》卷一:“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祗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7、连钱荇,荇如钱文;浮根菱,根出水上,叶沉波下,实细薄,皮甘香,叶半青半白,霜降弥美,因名青冰菱也;倒枝藻者,枝横倒水中,长九尺馀,如结网,有野鸭、秋凫及鸥?来翔水上,入此草中,皆不得出,如缯网也。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