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徭役:yáoyì 基本解释:[corvee;forcedlabour]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详细解释:1.古代官方规定的平民(主要是农民)成年男子在一定时期内或特殊情况下所承担的一定数量的无偿社会劳动。一般有力役、军役和杂役。历代以来,繁多而苛严。《韩非子·备内》:“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则德在上矣。”三国魏曹植《谏伐辽东表》:“臣以为当今之务,在於省徭役,薄赋敛,劝农桑。三者既备,然后令伊管之臣得施其术,孙吴之将得奋其力。”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当时燕齐海岱,赢粮给费,徭役烦苦,人以不堪。”宋司马光《劝农札子》:“今农夫苦身劳力,恶衣糲食,以殖百穀,赋敛萃焉,徭役出焉。”郭沫若《我想起了陈胜吴广》诗:“秦始皇便要筑下万里长城,使天下的农夫都为徭役奔忙。”2.指服劳役的人。《汉书·项籍传》:“异时诸侯吏卒徭役屯戍过秦中,秦中遇之多亡状。”3.谓服劳役。南朝宋刘铄《代青青河畔草》诗:“良人久徭役,耿介终昏旦。”★◎徭役yáoyì[corvee;forcedlabour]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旧时官府指派成年男子义务性的劳役,包括修城、铺路、防卫乡里、戍守边疆等工作。汉.鼂错〈论贵粟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圣人深知力者民之本,国之基也。故务省徭役,使之爱日。」也作「傜役」。
1、辰檄劝富民借钱给农民,由官府立券作保约定来年归还,并免除富民徭役作为利息。
2、在领主制经济,或者徭役经济下,土地所有者把土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两部分,自营地由他自己经营,份地交给劳动者使用。
3、独有辛苦者,屡为州县徭”,这两句承上四句而来,表达了农民对乡吏等游手好闲者的怨责,和对自己被迫抛家舍田去服徭役的不满之情。
4、徭役地租是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
5、明中叶以后,各地差役陆续改为雇役,实物征发也改为货币缴纳;徭役正在逐渐转化为赋税。
7、徭役负担,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
8、八年,考满,进三等甲喇章京,免徭役。
9、以国家救助为主要救助方式,救助内容和措施有蠲免徭役、赋税,减轻刑罚,赈济生活用品,问医施药,掩埋遗骸等。
10、不过并不是免除徭役,而是纳钱代役,毕竟我们大兴潘库已经没钱了,我们还要养活那么多的灾民。
11、户籍法是一个政权加强对民众户籍管理,维系赋税征收和徭役佥派的重要规范。
13、二言简罢非时徭役,以纾民命。
14、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乃赐田十顷,免徭役杂赋。
17、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18、《武夷纪要》:“宋元时有北苑龙团之贡,遂编徭役,名日茶户。
19、今后徭役,不问何人,宜皆均输,有敢如前以贿求人容庇者,罪之。
20、在任期间,山西遭遇大旱,曾国荃想了很多办法筹钱筹粮,据史料记载,“先后赈银一千三百万两、米二百万石,活饥民六百万”,而后他又免除了部分徭役。
21、源贺到了冀州以后,“鞫狱以情,,徭役简省,清约宽裕,甚得人心。
22、夏朝末年,夏王桀暴虐无道,大兴徭役。
23、西羌传》:“疲苦徭役,而未有功?。
24、“皆为吏人豪右所徭役,积以愁怨”。
25、时东南诸路富户将田佃于他人,徭役赋税全由贫户缴纳,百姓苦不堪言。
26、屯田客(农民)按军事编制固定在土地上,一般不服兵役和徭役,专门从事农耕。
27、希望他省徭役,薄赋敛,不合温意。
28、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29、当今徭役宜早息,洛京宜速成。
30、刘小哥初来我们青龙坊,我们这些街坊理应要照顾一些,而且你家里也就两口人,于情于理,这徭役抽丁一事轮不到你家头上来。
32、徒本是指服徭役的平民,由于长期被囚拘的犯人也要服役,故当时人以刑徒或罪徒、徒隶来称呼他们。
33、中选者称为武卒,免除其全户徭役并给予田宅。
34、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35、为防止地方官吏从中牟利,李嗣源下令将帐簿直接送到省里(相当于现在中央政府的部),由中央部门来征收赋税和徭役。
36、政府把农民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造册,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田租、算赋口赋、徭役和兵役。
37、色役是唐代各种有名目的职役和徭役,它起源于南北朝的后期。
38、明朝嘉靖年间,徭役苛重,潮州庵埠郭陇村的村民们早已被逼得忍无可忍了,决心给官差一番教训。
39、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对内穷奢极侈,对外连年用兵,沉重的徭役、兵役逼得农民走投无路,民不聊生之下,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40、可见,“更卒”是服徭役之卒的称呼,而“不更”是不服更卒徭役之意。
41、由于社会充满矛盾,徭役捐税苛重,战乱频起,民不聊生,不少百姓流离失所,被迫背井离乡,四处迁徙,寻求偏僻安宁的环境。
42、果然听见二叔爷继续说:程总甲发了话,三村各有其族,为便于管教,从今年起,花溪的徭役由各村轮流承担,轮到的村子承担本里的全部徭役。
43、在人类发展史上,劳动伦理经历了平等劳动、奴役劳动、徭役劳动、雇佣劳动以及联合劳动等几种历史形态。
44、公认为飞行难度极高的“空中禁区”。中禁止富裕农户逃避徭役,逃避租赋。
45、明代前期役分三种:按户摊派的叫“甲役”,按丁摊派的叫“徭役”,以上两役均有定额,不定额临时摊派的叫“杂役”,也叫“杂泛”。
46、在赋役令中未作出具体规定的徭役称为“杂徭”。
47、既然农夫服徭役要自带工具口粮,士兵出征要自备鞍马弓矢,官员赴任出治当然也应自筹川资公费,所以各级地方政府不见有预算经费的规定。
48、庇荫户的佃客,为私家人口,归主人役使,不再负担国家徭役。
50、主要有驿递、马牛、旗鼓、及乡正、厅隶、仓司等徭役,很多人因此破产不能自给。
51、这时,他建议朝廷,屯田湟中(今青海省湟水两岸)作为持久之计,提出亦兵亦农,就地筹粮的办法,可以“因田致谷”,“居民得并作田,不失农业”;“将士坐得必胜之道”;“大费既省,徭役预息”等“十二便”。
52、徭役悉均,里甲不扰,称良吏云。
53、浚河筑堤,自扬达济数百里,徭役均平,民无怨言。
54、正德元年,官方又正式承认“银差”,允许部分徭役折征银两。
55、额,加上各项徭役的派征,人民负担日重,民户大量逃亡,加速了唐王朝的崩溃。
56、置茶户五百,充其徭役。
57、《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基础》更为强调数字领域。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
58、考中武卒的,就免除他家的徭役和宅田税。
59、据云梦秦简推定,秦制男年十五(另一推算是十七)载明户籍,以给公家徭役,叫做“傅籍”。
60、《老学庵笔记》卷一:“欲与一武官,而其人不愿,乃赐田十顷免徭役杂赋云。
61、贺之临州,鞫狱以情,徭役简省。
62、有更役、正卒、戍卒等,并可纳钱代役称更赋,徭役集中于平民身上。
63、《君子于役》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
64、轻徭役,薄赋敛,十取其一。
65、萧齐政府为了增加直接控制的户口,提高赋税收入,扩大徭役的负担面。十四、《善见律毗婆沙?序品》,萧齐僧伽跋陀罗译,选三卷(十五册)。
66、在赎刑中,罚甲、盾,罚戍边和罚服徭役的条文,已经很普遍了。
67、作品描写俄国农民过着极其悲惨的牛马生活,他们成年累月地为地主服徭役,只有夜里和星期天才能耕种自己的小块土地。
68、在任均衡百姓徭役,屡次摘奸发伏,廉洁正直,被人称颂为“钱塘一叶清”。
69、我国古代,战争频仍,徭役苛重。
70、在孟子看来,只有设身处地地为百姓所想,恢复井田制度,轻徭役,薄赋税,才能得民心得天下。
71、我儿子在水师徭役了三年。他回家的那天对我来说真是个大喜的日子。
72、鲍照生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南朝社会,才秀人微,一生坎坷不平,所作多反映寒士对当时门阀制度的不满,表现徭役、战乱和人民生活的痛苦,抒写寒士不遇的郁愤之情和驰骋疆埸、建功立业的壮志。
73、虽然贾琮告示百姓,令其各安本业,免除徭役,又挑选廉洁官吏出任各县令长,使一年之间,交趾平定。
74、良人久徭役,耿介终昏旦。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