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阿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16
更新于

太阿:tài ē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古宝剑名。相传为 春秋 时 欧冶子 、 干将 所铸。《战国策·韩策一》:“ 韩 卒之剑戟……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鵠雁,当敌即斩坚。”《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李善 注:“《越絶书》曰: 楚王 召 欧冶子 、 干将 作铁劒二枚,二曰太阿。” 唐 卢照邻 《五悲》:“何异夫操太阿以烹小鲜。” 明 沉采 《千金记·会宴》:“太阿初出匣,光射斗牛寒。”2. 指 商 伊尹 。因其辅 太甲 为阿衡,故称。《文选·潘岳<杨荆州诔>》:“ 周 赖 尚父 , 殷 凭太阿。” 李善 注:“太阿,阿衡,谓 伊尹 也。” 汉 王莽 以 甄丰 为太阿右拂,即取 伊尹 事。见《汉书·王莽传中》。3. 喻权柄。《明史·阉党传序》:“凶竖乘其沸溃,盗弄太阿。”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太阿一到手,其效可计日。”★吴国干将所铸的宝剑。《史记.卷六九.苏秦传》:「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谿,墨阳,合赙,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牛马。」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也作「泰阿」。

1、《战国策?韩策一》:“韩卒之剑戟,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阳、合伯膊、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当敌即斩坚。

2、魏略曰:以侍中郑称为武德侯傅,令曰:“龙渊、太阿出昆吾之金,和氏之璧由井里之田;砻之以砥砺,错之以他山,故能致连城之价,为命世之宝。

3、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赙?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牛马,水截鹄?,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革抉?芮,无不毕具

4、人君当守苞桑戒,太阿谁执全纲维。

5、晋永平年间,宜春县治(今会埠墟)曾有“紫气冲牛斗星”,县令雷焕挖狱基得春秋时期宝剑干将、莫邪(又曰龙泉、太阿)。

6、大宋镇国之宝??太阿古剑被盗

7、三变悲痛欲绝,拔出太阿古剑下山报仇。”又云:“楚王持太阿剑率众击破敌军。

8、太阿剑,现七星,诛龙虎,斩妖精

9、收藏了秦宫隋侯之珠、太阿之剑、和氏之璧等稀世珍宝的西楚霸王宫殿,其规模之巍峨宏大,其布局之精巧华丽,可想而知。

10、李斯列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

11、壮荆飞之擒蛟,终成气乎太阿。

12、【原文】今陛下致昆山之玉,(1)有随和之宝,(2)垂明月之珠,(3)服太阿之剑,(4)乘纤离之马,(5)建翠凤之旗,(6)树灵鼍之鼓。

13、有的领导认为公开是“倒持太阿,授人以柄”,权变小,权受制,因而对党务公开抱有抵触情绪。

14、古代传说的名剑很多,著名的有干将、莫邪、龙泉、太阿、纯钧、湛卢、鱼肠、巨阙等。

15、古代名剑,一为“龙泉”,一为“太阿”。

16、疏中一开始便写道:“今日之患既在外,复在内,太阿旁落,非一朝一夕之故,天下寒心久矣”,原因是“中朝举功无以大服群伦,小则有何北方命之忧,大则有许下擅权之■,即使光复二京,终非国家之福。

17、《史记.李斯列传》:“今陛十……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

18、瑶瑟殷勤倚歌舞,太阿手握端朝廷

19、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东阿?县出佳缯缣,故《史记》云,秦昭王服太阿之剑、阿缟之衣也。

20、二此种诏书不可轻授,当心太阿倒持后悔莫及啊!

21、一曰棠溪,二曰墨曜(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

22、恭惟皇帝陛下,毓聪明睿智之资,备文武圣神之德,握于穆之玄符,承国家之鸿业,八柄以驭臣民而百僚整肃,三重以定谟猷而九围式命,盖已操太阿于掌上,鼓大冶于域中,固可以六五帝、四三王、陋汉以下矣!乃犹进臣等于廷,图循名责实之术,欲以绍唐虞雍熙之化,甚盛心也!臣草茅贱士,何敢妄言?然亦目击世变矣。

23、下强上弱,曰尾大不掉;上权下夺,曰太阿倒持。

24、清?觉佛《女英雄》:“昏君北伐之心,奸相操太阿之柄。

25、太哥:“太阿剑”之异名。

26、典论》曰:『昔周鲁之宝,赤刀、孟劳,楚越称太阿…,为三剑、三刀、三匕首,因姿定名,以名其拊,惜乎不遇薛烛、青萍也。”三国魏曹丕《剑铭》:“昔者周鲁宝赤刀、孟劳、雍狐之戟、屈卢之矛、狐父之戈、楚越太阿、纯钩、徐氏匕首,凡斯皆上世名器。

27、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内臣掌印厂》:“世宗神圣,以至今上,俱太阿在握,可无过虑。

28、太重,容易造成太阿倒持的状况,所以这一实行办法还是搁浅了。

29、』乃往见二人作剑,一曰龙渊,二曰太阿。

30、龙泉、湛卢,太阿、工布等。

31、太阿倒持事日非,逆案迟成公已没。

32、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以汉家之绵长鼎盛,犹有和亲之耻;以盛唐之强势无匹,终归太阿倒持;两宋孱弱,自不必提;元虽无敌,昙花一现。

33、著名之剑有干将、莫邪、龙泉、太阿、纯钧、湛卢、鱼肠、巨阙等。

34、太子遂决定微服出访,去寻太阿剑下落

35、这件事情过后,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问道:太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

36、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tuó,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37、太阿苟不割,蛟龙将波澜。

38、[16]太阿之柄:即太阿之剑。

39、挖狱基得春秋龙泉,太阿宝剑。

40、人疑龙泉成太阿,万古凡剑空一洗”。

41、倒持太阿:授人以柄,自己受害

42、太阿、纯钧、湛卢、鱼肠、巨阙等。

43、《史记?李斯列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

44、【出处】∶明?文秉《先拨志始》卷上:“所以太阿下移,而忠贤辈得以操纵如意也。

45、太阿:古代宝剑名。

46、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

47、佩太阿之森?兮,壬佞??以匿避。

48、恭惟皇帝陛下,毓聪明睿智之资,备文武圣神之德,握於穆之玄符,承国家之鸿业,八柄以驭臣民而百僚整肃,三重以定谟猷而九围式命,盖已操太阿于掌上,鼓大冶于域中,固可以六五帝、四三王、陋汉以下矣!乃犹进臣等于廷,图循名责实之术,欲以绍唐虞雍熙之化,甚盛心也!臣草茅贱士,何敢妄言?然亦目击世变矣。

49、所以,泰阿剑又被命名为太阿剑。所谓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50、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51、收藏秦宫隋侯之珠、太阿之剑、卞和之玉等稀世珍宝的地方在哪里?

52、而反借外臣,令犯京阙,何异倒恃太阿,授人以柄?

53、然使水行未殒,火流犹潜,将军则与草木同朽,麋鹿俱死,安能持太阿之柄,云飞龙骧,起徒步而取侯王?

54、两个蒙面人潜入皇宫大内盗走了太阿宝剑。

55、在他出巡时,不问世事的旁门散仙灵鹤道人从云空经过,被四大护法的红无月挑衅,灵鹤道人愤怒,亦被其【太阿剑】击毙,所养灵鹤丹红翼逃走。

56、太阿倒持,反伤其身!既是凶器,便是既可杀人也可丧身的玩意儿,这也是陈笥对自己的警告,不要以为手里有点兵权就可以阳奉阴违,不杀苏秦,你也离死期不远了!

57、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58、干将莫邪,太阿鱼肠,虽都乃旷世奇剑,可终觉多了分唳气,少了那几分仙韵

59、血滓太阿?,看腥污髑髅囊。

60、龙泉太阿:古代名刀。

61、太阿所击,弗刂洪钟而不留。

62、[明]字太阿,浙江慈溪人。

63、〖解释〗太阿:宝剑名。

64、这正是前人所说的“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65、〖出处〗《旧唐书?陈夷行传》:“自三数年来,奸臣窃权,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鳟柄。

66、又云:“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匠名也,其剑皆出于西平县。

67、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

68、他低估了对手,代价就是太阿倒持,自己将把柄送给了人家。

69、《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今日且??卖卦先生……去?州府奉符县前,开?卜肆,用金纸糊着一把太阿宝剑,底下一?招儿,写道:‘斩天下无学同声。更有集展、演、销于一体的百工体验展,仿制唐代西市的街坊店铺外景,选择了10种反映丝绸之路和中国传统手工艺门类,如香料珠宝、丝绸刺绣、茶阁卜肆、纸笺书行等,呈献给游客,让游客切实的体验历史、消费历史。

70、今陛下致昆之玉,有随和三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翠凤之旗,树灵龟之鼓。“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71、谁开太阿匣,持割武城鸡。

72、君王神圣挥太阿,此曹深计空磋砣。

标签: 太阿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太阿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6356.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