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汲冢:jízhǒ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指晋不準所盗发之古冢。墓在汲郡,故称。参见“汲冢书”。2.借指汲冢书。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汲冢寧详蠹,秦牢詎辨冤。”★指晋不准所盗发之古冢。墓在汲郡,故称。参见汲冢书。
1、《竹书纪年》是《汲冢书》中价值最大的史料。
2、《汲冢纪年》曰:(夏十七王)四百七十一年。
3、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王振中说,因为那块古墓门扇上的图案就是战国时期墓的风格,所以这里很可能是真正的“汲冢书遗址”,对进一步研究《汲冢书》有重要意义。
4、中国史学中一部重要著作“汲冢书”(即现在的的《竹书纪年》),是公元三世纪魏晋时期盗墓贼不准的贡献,此事一直为学术界津津乐道。另一处为娘娘庙村“汲冢”出土的魏襄王墓--《汲冢书》,又称《竹书纪年》,该书记载了夏至魏襄王二十年史事,是研究我国古代史的宝贵资料。
5、《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寻。
6、公元前299年“秦坑儒之前八十六岁”,也就是说,《汲冢书》确是在地下埋了近六百年的战国真迹。
7、这就是所谓汲冢古文。
8、西晋一流的学者们整理了汲冢书,其中居然就发现了魏国的史书,这部再现于世的珍贵史书被称为《竹书纪年》。
9、这些古书被人统称为《汲冢书》。
10、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惟晋时汲冢竹简出土后,即继以永嘉之乱,故其结果不甚著,然同时杜元凯注《左传》,稍后郭璞注《山海经》已
11、〔二四〕《汲冢书》曰:胤甲居于河西,天有妖键,十日并出。
12、负责整理《汲冢书》的荀勖,为国家校勘编次图书,编成《中经新簿》,其编目中,将图书分成了甲、乙、丙、丁四部,其中丙部包括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
13、《汲冢书》曰:胤甲居西河,天有孽,日并出。
14、《汲冢书》所谓苕华之玉。
15、亦有汲冢古篆,禹穴残篇。
16、知晋及唐初,旧本尚不题“汲冢”。
17、虽然大家一致确认,汲冢书是由于盗墓被发现,但是关于汲冢书出土时间史学界一直有争议。
18、另外占文也常为俗儒所篡改,许慎《说文解字?叙》中说:“壁中书者,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又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在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12万字帛书,是继汉代发现的孔府壁中书、晋代发现的汲冢竹书、清末发现的敦煌经卷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古文献发现,对中国文献学和中国学术史的研究具有极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9、末附《汲冢书篇目》。
20、其中宋椠者如咸淳间吴革大字本《周易本义》、《吕氏读诗记》、绍熙间余仁仲《礼记》、庆元间沈中宾《周礼注疏》、巾箱本《附音重言重意互注周礼》、蔡梦弼本《史记》、《晋书》、《皇朝编年备要》、《西汉会要》、《东汉会要》、《两汉诏令》、《古史》、《通鉴纪事本末》、《通鉴总类》、《五朝名臣言行录》、《真文忠公读书记》、《皇朝仕学规范》、巾箱本《刘子类编》、《朱氏集验方》、咸淳镇江刻《说苑》、《黄帝素问灵枢经注》、《六甲天元气运钤》、麻沙刻《针灸资生经》、《艺文类聚》、《翻译名义集》、《陆士龙文集》、《杜荀鹤文集》、《古灵先生文集》、《赵清献公文集》、《淮海集》、《朱子大全文集》、《皇朝文鉴》、《才调集》、《花间集》,元椠中如《周易启蒙翼传》、《周易参义》、《礼书读》、《四书丛说》、《诗童子问》、《春秋属辞师说》、《六书正讹》、《两汉诏令》、《陆宣公奏议》、《金陀粹编》、《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后集》、《战国策校注》、《古今纪略》、《风俗通义》、《读书分年日程》、《纂图互注老子》《列子》《荀子》《杨子》《文中子》《吕氏春秋》、《农桑辑要》、《理学类编》、《孙真人千金备急方》、《永类钤方》、《汲冢周书》、《仁斋直指方论》、《百川学海》、《困学纪闻》、《锦绣万花谷》、《辍耕录》、《黄氏日钞》、《金石例》、《难经本义》、《释氏稽古略》、《道院集要》、《二程文集》、《图绘宝鉴》、《简斋先生诗集》、《松雪斋集》、《静修先生文集》、《方是闲居小稿》、《香溪先生文集》、《汉泉漫稿》、《国朝文类》、《唐诗鼓吹》、《文粹》、《风雅翼》、《乐府诗集》、《诗人玉屑》、《文心雕龙》、《中州集》,余明刊精钞又数百种,不及尽记。
21、由此可以初步认定该墓冢就是“汲冢书遗址”。
22、这就是《汲冢书》《竹书纪年》。
23、晋荀勖将群书分为四部:六艺?小学为甲部;诸子?兵书?术数为乙部;历史记载和杂着为丙部;诗赋?图赞?《汲冢书》为丁部。
24、《周公》即《汲冢书》之《溢法解》;《春秋》,杜预《释例》所载;《广谥》,不著姓氏;沈约书一卷,贺琛书四卷;《扈蒙》书一卷,皆祖述古法而增广之。
25、为《汲冢书》中最为重要、学术价值最高的一种古籍。主要著述有《明季史籍题跋》、《汲冢书考》等11种,58卷。
26、截至2005年12月31日,郸城县辖9个镇、11个乡:西城区、吴台镇、南丰镇、白马镇、宁平镇、宜路镇、钱店镇、汲冢镇、石槽镇;城郊乡、虎岗乡、汲水乡、东风乡、巴集乡、李楼乡、张完集乡、丁村乡、双楼乡、秋渠乡、胡集乡。
27、今本竹书不用岁阳岁名,而如后世题甲子,是即明人作伪,非汲冢旧文之证。
28、当时,汲郡出土魏襄王墓中竹书数十车,他与荀勖、卫恒等人加以整理,随疑分释,著成《汲冢书》七十五篇。
29、他撰《汲冢书考》五卷、《战国史年表》八卷。
30、〔一〕《汲冢书》:禹都阳城。
31、或名《竹书》、《汲冢古文》等。
32、20世纪40年代以前出土的简牍文献,除了孔子旧宅的壁中书和西晋时发现的汲冢书以外,大都属于此类。
33、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时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
34、著《远游志》、《异物志》、《汲冢古文释》皆十卷,行于世。
35、李焕章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自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经史子集、汲冢穆传、山经水注、神仙鬼物、稗宫野乘、杂集业谈、酉藏津逮、诺皋相羊之书,靡不翻阅”。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