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周南:zhōuná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诗·国风》之一。后人认为《周南》所收大抵为今陕西、河南、湖北之交的民歌,颂扬周德化及南方。汉以后被作为诗教的典范。《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请观於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杜预注:“《周南》《召南》,王化之基。”《后汉书·郎顗传》:“《周南》之德,《关雎》政本,本立道生,风行草从。”宋黄庭坚《有怀半山老人再次韵》之一:“草《玄》不妨準《易》,论《诗》终近《周南》。”明徐霖《绣襦记·汧国流馨》:“扫胡尘干戈收敛,《周南》化风行草偃。”亦用为最有教化的地区。唐张继《奉送王相公赴幽州》诗:“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元王逢《钱塘春感》诗之三:“周南风俗汉衣冠,五色云中忆驻鑾。”2.代称周公。因成周以南之地为周公旦的采邑,故称。《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元宰比肩於尚父,中鉉继踵乎周南。”李善注:“毛《诗序》曰:‘《周南》言化自此而南。’故繫之周公。”刘良注:“周南,周公也。”3.地名。指成周(今河南洛阳)以南。《韩非子·说林下》:“周南之战,公孙喜死焉。”一说即洛阳。参阅《史记·太史公自序》裴駰集解引徐广注。4.《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嵗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后因以“周南”为滞留某地而毫无建树之典。唐杨炯《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无阶封禪,空嘆息於周南;絶望夏臺,竟栖迟於汉北。”唐杜甫《晴》诗之二:“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闕心。”宋曾巩《贺熙宁四年明堂礼毕大赦表》:“永怀故事,难求汶上之图;独远清尘,方嘆周南之滞。”宋刘克庄《再和实之<读邸报>》诗之二:“留落周南众,萧条冀北空。”★《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周朝时采自旧周地的民间歌谣,多中正和平之音,历来皆被视为正风的典型。
1、风”包括周南召南邶庸卫王郑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
2、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1995年初访问伊犁时,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心情,曾拜谒过林则徐纪念馆,并凝情为诗:《访伊犁林则徐流戍地》。
3、一首是??周南团长志念??:三载辛劳两建功,高瞻远瞩主雍容。
4、“薄言”,助辞,无义。【诗?周南】薄言?之。
5、此外,卫琮丈夫周南与卫?丈夫朱?颜,同居郡城之中,既互为僚婿,又举祖母(卫阗妻)、伯母(卫时敏妻)皆出自沈氏,二沈氏自姑侄而为婆媳。
6、《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如调饥。
7、《诗?周南?螽斯》:“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8、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后者语出《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9、根据老艺人周南轩、董明生等人回忆:早在同治、光绪年间鹤峰、阳河、田家坪的傩坛掌坛师田五癫子等就曾正式开班启科,培训了一批柳子戏艺人,后来湖南永顺籍的柳子戏琴师崔德盛(在鹤峰白果高庄安家,外号崔二弦)、鹤峰艺人覃寿生、张德胜,又先后在白果坪、走马坪、五里坪分别开办柳子戏科班。
10、语出《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11、阳城居夏县,拜谏议大夫;郑钢居阌乡,拜拾遗;李周南居曲江,拜校书郎。
12、《诗?周南》灼灼其华。
13、《诗?周南?汝坟》“?如调饥”汉郑玄笺:“?,思也。
14、《诗?周南?兔?》:“肃肃兔?,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15、《诗?周南?汝坟》:“鲂鱼?尾,王室如毁。
16、1988年李红多次申请去美国碰壁,于是嫁给教书的周南生,生了一个孩子,终于拿到了签证。
17、【出处】《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18、张贴在周南女中的启事同样吸引了众多女生的围观,却无人敢真的一试,陶斯咏却被启事上的一句“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打动了,她与向警予商量想去应征,向警予却断定是个骗局,但实在劝不住陶,为防意外,她答应陪陶一起去赴约。
19、孔子读《诗》及《小雅》,喟然而叹曰:吾于《周南》、《召南》见周道之所以盛也;于《柏舟》见匹夫执志之不可易也;于《淇澳》见学之可以为君子也;于《考盘》见遁世之士而不闷也;于《木瓜》见苞苴之礼行也;于《缁衣》见好贤之心至也;于《鸡鸣》见古之君子不忘敬也;于《伐檀》见贤者之先事后食也;于《蟋蟀》见陶唐俭德之大也;于《下泉》见乱世之思明君也;于《七月》见豳公之所以造周也;于《东山》见周公之远志所以为圣也;于《鹿鸣》见君臣之有礼也;于《彤弓》见有功之必报也;于《羔羊》见善政之有应也;于《节南山》见忠臣之忧世也;于《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于《楚茨》见孝子之思祭也;于《裳裳者华》见古之贤者世保其禄也;于《采菽》见古之明王所以敬诸侯也。
20、④二南:《诗经》的《周南》、《召南》。
21、《嘉靖邓州志》载:“周文王化及江汉汝坟,邓在周南境内。
22、《诗?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汉郑玄笺:“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我欲刈取之。
23、桃之夭夭??《诗经.周南.桃夭》中原句。
24、官方称上周南加利福利亚的某场破坏性超强的森林火灾,是由某个小男孩玩火柴时偶然引起的。
25、示例语本《诗?周南?汝坟》:“鲂鱼?尾。
27、周南陔长期生活在上海,住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与上海的文化界人士有着广泛的交际。
29、人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
30、桃夭:《诗经?周南?桃夭》诗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31、《诗?周南?窈窕淑女传》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
32、长沙市周南中学新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33、吟公《乌栖曲》云:“此诗可以泣鬼神矣!”时人又以公及贺监、汝阳王、崔宗之、裴周南等八人为酒中八仙,朝列赋谪仙歌百余首。
34、周南师资阵营之强大,生源质量之扩增及社会对周南之需求,已非昔日之蜕园所堪承纳,遂有拓展之思。
35、……左传:吴季札请观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并及于十二国。
36、周南说,中方坚决反对彭定康“三违反”的政改方案。
37、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之外,绝大多数出自贵族文人之手,如《小雅?节南山》、《诗?小序》说:“家父刺幽王也”;《大雅?桑柔》、《诗?小序》说:“芮伯刺厉王也”;《大雅?崧高》、《诗?小序》说:“尹吉甫美宣王也”;《大雅??民》、《诗?小序》说:“尹吉甫美宣王也”。孔子读《诗》及《小雅》,喟然而叹曰:吾于《周南》、《召南》见周道之所以盛也;于《柏舟》见匹夫执志之不可易也;于《淇澳》见学之可以为君子也;于《考盘》见遁世之士而不闷也;于《木瓜》见苞苴之礼行也;于《缁衣》见好贤之心至也;于《鸡鸣》见古之君子不忘敬也;于《伐檀》见贤者之先事后食也;于《蟋蟀》见陶唐俭德之大也;于《下泉》见乱世之思明君也;于《七月》见豳公之所以造周也;于《东山》见周公之远志所以为圣也;于《鹿鸣》见君臣之有礼也;于《彤弓》见有功之必报也;于《羔羊》见善政之有应也;于《节南山》见忠臣之忧世也;于《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于《楚茨》见孝子之思祭也;于《裳裳者华》见古之贤者世保其禄也;于《采菽》见古之明王所以敬诸侯也。
38、出处语本《诗?周南?汝坟》:“鲂鱼?尾。
39、比如,《周南》的《葛覃》、《卷耳》、《汉广》、《汝坟》,《召南》的《采蘩》、《草虫》、《行露》、《何彼?矣》,《邶风》的《燕燕》、《日月》、《终风》、《简兮》、《北门》、《静女》、《新台》,《?风》的《君子偕老》、《??》,《郑风》的《女曰鸡鸣》、《子衿》,《齐风》的《东方未明》、《甫田》,《唐风》的《扬之水》、《葛生》,《陈风》的《东门之?》、《衡门》,《王风》的《大东》,《秦风》的《车邻》,《曹风》的《下泉》以及《小雅》中的《皇皇者华》、《南有嘉鱼》、《湛露》、《菁菁者莪》等。
40、《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本来就有销愁的意思在;但此词着一“把”字,便显出豪迈的气概。
41、从邺城出发,应经由洹水,“遵彼洹湄”,是说大军沿着洹河的河岸前进,“言刈其楚”,则写军队前进时的行动,句袭用《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的成句,“楚”,荆属灌木,又名牡荆。如《王风?扬之水》三章分别以“扬之水,不流束薪”、“不流束楚”、“不流束蒲”来起兴,表现在外服役者对妻子的怀念;《唐风?绸缪》写新婚,三章分别以“绸缪束薪”、“绸缪束刍”、“绸缪束楚”起兴;《周南?汉广》写女子出嫁二章分别以“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翘翘错薪,言刈其蒌”起兴。
42、周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43、7华人华侨研究中心周南京代表:李安山
44、成语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45、而周南管理之有方,以简驭繁、政通人和之绩效,更为时流所推许。
46、【诗?周南】薄言采之。
47、愧我周南久留滞,巴山夜雨梦春明。
48、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49、周南》中,就有一篇《汝坟》诗,“汝坟”,指汝河堤岸边上。
50、李岩松周南京赵宝煦赵振江郝平袁明
51、【出处】《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52、该地民歌《汝坟》三章被收录于《诗经?周南》。
53、据南宋周南《山房集》卷四《刘先生传》,记述当时民间杂扮班子的情况云:“市南有不逞者三人,女伴二人……以谑丐钱。
54、周南海,字度之,号容堂。
55、吴县周南与郑?友善,曾见郑?奏稿。
56、歌起天咫无双地,乐奏周南第一章。
57、殊风共轨见之周南,异亩同颖见之康叔。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