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济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39
更新于

匡济:kuāng jì 基本解释:[save] “匡时济世”的略语。即挽救艰难时势,救助当今人世公抱匡济之才,何往不利?——《三国演义》●详细解释:匡正救助。 汉 王充 《论衡·对作》:“圣人作经艺者(著)传记,匡济薄俗,驱民使之归实诚。”《三国志·魏志·贾诩传》:“乃更拜 詡 尚书,典选举,多所匡济。” 唐 罗隐 《淮南送卢端公归台》诗:“道从上国曾匡济,才向牢盆始重难。”《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杨老头子 来讨帐,住在庙里,獃头獃脑,口里説甚么天文地理,经纶匡济的混话。” 郭沫若 《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他一生五十七年中,就我记忆所及的,似乎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浮夸时代……第三期,匡济时代(四十至五十七)。”★◎ 匡济 kuāngjì[save] “匡时济世”的略语。即挽救艰难时势,救助当今人世公抱匡济之才,何往不利?——《三国演义》★匡助救济。 【造句】人生在世要是行有余力,就当出钱出力匡济他人。 ★匡助救济。《三国志.卷二三魏书.赵俨传》:「太祖始迎献帝都许,俨谓钦曰:『曹镇东应期命世,必能匡济华夏,吾知归矣。』」《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姓杨的杨老头子来讨帐,住在庙里,獃头獃脑,口里说甚麽天文地理、经纶匡济的混话。」

1、盖自伤坎?,不成匡济,寓旨怀生,

2、目击民艰,弗克匡济。

3、相国齐王,天诞睿圣,河岳炳灵,拯倾提危,澄氛静乱,匡济艰难,功均造物。

4、【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公抱匡济之才,何往不利?

5、当时,钱已六十岁,早年也是功名事业心极重之人,满怀匡济澄清雄心壮志,只是宦途坎坷,迭遭大挫,才变得消沉颓放,终日在秦楼楚馆中廝混,结果得了个“东林浪子”。

image.png

6、朕维河流顺轨,皇防重匡济之才,海若安澜,疏沦仰怀柔之绩,既殊勋庸

7、又用“拯倾提危,澄氛静乱,匡济艰难,功均造物。

8、运荣经纶,执钧匡济。

9、今皇嗣冲幼,托之于将军,将军何以匡济邪?

10、当时,钱已六十岁,早年也是功名事业心极重之人,满怀匡济澄清雄心壮志,只是宦途坎坷,迭遭大挫,才变得消沉颓放,终日在秦楼楚馆中厮混,结果得了个“东林浪子”的外号。

11、一百翻阅史书,以匡济天下为己任,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士大夫,代代不绝。

12、人生处世,当匡济艰危,以吐抱负,宁能米柴琐屑终身乎?

13、蒋介石特致电张学良,对易帜通电表示无任佩慰,“此后修内对外,建设万端,匡济艰难,纳民轨物,愿与诸兄共策之”,国民政府也致电张学良对其易帜通电表示嘉慰,并谓:“完成统一,捍卫边疆,并力一心,相与致中国于独立自由平等之盛,有厚望焉。

14、《南齐书?高帝纪上》:“神鼎将迁,宝策无主,实赖英圣,匡济艰危。

15、正如《古今图书集成?跋长春真人手帖》所言:“虽寄身老子法中,而心实欲匡济斯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开辟了救世济民的有利条件,开创道教“十方丛林”体制。

16、苌将距之,天水尹纬说苌曰:“今百六之数既臻,秦亡之兆已见,以将军威灵命世,必能匡济时艰,故豪杰驱驰,咸同推仰。

17、今在我王,匡济皇维,而有白兔之应,可谓重规累矩,不忝先圣也。

18、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

19、而选公之末年,所投分推毂,唯余方相期,以匡济之业,而公已矣,今者之后,其安可辞。

20、是侠,愤世嫉俗,快意恩仇,醉眠酒家笑傲王侯,飞扬跋扈挥金如土,一付豪客形相;杜甫是儒,书生意气,匡济情怀,仁民爱物,悲天悯人,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一片菩萨心肠

21、虽长期无法增加与改建校舍工程,以致学校硬体发展受到严重限制,但校舍规划建设仍积极以「人性化、环保化、科技化、专业化」的多元功能为目标,极力为学子营造优质学习环境,加上全校师生及家长,均能匡济时艰、同舟共济、蹈厉奋发的为教育付出,使学校能蓬勃发展

image.png

标签: 匡济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未命名

本文标题: 匡济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25415.html

延伸阅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